人物 | 全国名中医袁金声:尽己所能 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10 浏览次数:
【人物小传】
袁金声,女,1942年4月生,中共党员,贵州贵阳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级师带徒导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李昌源教授的高徒及学术继承人。
从医56载,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万计;精研伤寒论,主张“定变合一,动态思辨”;提出“以通为要,燮理五脏”,定“宣痹九法”辨治胸痹,疗效卓著。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袁金声,尽管已经81岁,但对中医研究仍然孜孜不倦,钻研伤寒论,传承岐黄医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致力于探索中西医结合,发挥最好疗效治病救人。
袁金声的曾祖父早年带着一家老小从江西清江县迁到贵阳,从医多年终成一方名医,号称“袁九公”。曾祖父去世后,“接力棒”交到了袁金声的祖父袁平甫手中,开了一家中药铺,名为“袁体德堂”。不过,对袁金声影响最深的,还是她的父亲袁家玑,29岁便成为贵州四大名医之一。
在父亲影响下,18岁的袁金声考上了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1970年,袁金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贵阳中医学院西学中班。之后,品学兼优的她又获得了到湖北中医学院全国伤寒师资进修班学习的机会。随后,她开始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为袁金声的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她成为首届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李昌源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从医至今,袁金声始终记得父亲袁家玑的教诲:“为医者,一要精究医经,力倡继承发扬;二要精勤博览,广集诸贤所长。”
从事临床工作几十年间,袁金声深研伤寒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抓主症、析病机、辨兼证”;在经方的运用中,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理论、用药上逐渐自成特色。她重视中医整体观,崇尚辨证论治,临证必抓主症,汲当今西学融会贯通,提出“以通为要,权衡标本,燮理五脏”的胸痹辨治原则及治疗九法。同时,活用经方,据证用方,将伤寒方广泛地运用于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病,颇具心得与疗效。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立于实,精于知。”这是袁金声毕生的信念。她勤思敏学,厚积薄发;敢于创新,善于实践。以临床为本,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全方位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中医学人才。
为了让学生学贯中西,她要求学生多多阅读医集文献。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同时,她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每个病例当作课题去研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要用绵薄之力助推中医药文化向前发展,进而造福苍生。”袁金声也深知,要引导更多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参与其中,中医药事业方能行稳致远,更创辉煌。
(本报记者 马春晓)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