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8月大!先心病患儿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进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

自2月14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后,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岑坚正教授及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成功为2名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其中年龄较小的患儿目前仅8个月大,体重7.9KG,是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直视修补术年龄及体重最小的患儿。

由于此次进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患儿年龄均较小,需要术前充分的了解患儿情况,专家团队在讨论后第一时间制定手术方案,术中不仅利用了食道超声检查(TEE),还通过可视化技术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等操作,尽可能减少对患儿的损伤。

另一例7岁患儿,手术过程中直接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后在手术室直接拔除气管插管转入ICU监护,极大程度的减轻患儿术后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整体治疗费用。

先天性心脏病为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性缺损,根据统计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8‰,在我国出生缺陷性疾病谱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数量逐年递增,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2005年后中国出生缺陷疾病榜首,同时也为我国城市0-5岁婴幼儿第一致死原因。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出生人口质量及全民健康水平,并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难度大,对诊断、手术操作、体外循环、麻醉、围术期监护等相关环节均有极高的要求,我省有大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不能得到及时诊治或需要出省求医,给该部分患儿及家属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粤黔合作协议的落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心血管病中心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全面合作,将逐步开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外科治疗。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防治与培训研究合作中心”,中国仅有的合作机构,系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所在地。2019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入选成为国家卫健委与广东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将积极开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外科治疗,为我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国内一流诊疗服务。

(稿件来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