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新使命 扬帆新征程—— 热烈祝贺贵州省医学会第十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2-10 浏览次数:

在春天里启航,孕育新的无限希望。

2月4日,踏着新春的节拍,贵州省医学会第十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胜利召开。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孙发,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向虹翔,省民政厅副厅长万庆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由贵州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杨克勤主持。来自全省各级卫生健康机构的296名代表参加大会。

85载风雨兼程,不忘初心;85载砥砺前行,牢记使命。成立于1938年的贵州省医学会,经过85年的发展,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77个专科分会、1万余名个人会员和69个团体会员的省级重要学会,是我省自然科学学术团体最早、最大的社会组织之一,在省内外拥有较高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

大会现场

发挥专业优势 促进科技创新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

大会召开之前,中华医学会及全国24个省、市、区医学会向贵州省医学会发来贺信。中华医学会在贺信中对贵州省医学会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华医学会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贵州省医学事业发展,切实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学会力量。

“回顾发展历程,省医学会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专业优势,凝聚和团结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会员,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传播新理论和新诊疗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孙发认为,特别是第九届理事会,团结、凝聚我省的医学专家,在科技下乡、公益活动、医疗帮扶、公共卫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全省人民健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向虹翔表示,贵州省医学会作为全省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我省自然科学类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学术团体之一,是科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推动我省医学科技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多年来,贵州省医学会在省卫生健康委、省科协、省民政厅等部门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组织优势,在学术交流、医学科普、人才培养、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智库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贵州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了耕耘就会有收获。在历任理事会的带领下,省医学会多次获评省科协优秀学会,在省级学会中切实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贵州省医学会是我省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全省医学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万庆华说,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省医学会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医学科研、学术研究、医疗帮扶、公共卫生、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推动我省医学科研和临床水平不断提升。

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省医学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向险而行,冲锋在前,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推全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奖

强化制度建设 促进学术繁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

大会审议通过了张涌代表贵州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作的题为《守正创新 融合发展 开创工作新局面助力健康贵州建设》的工作报告。

80多年来,省医学会紧紧围绕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民主办会的学会宗旨,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历届理事会紧紧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人才队伍的培养,推动了我省各学科建设,为促进学术进步、繁荣,为我省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省卫生健康委、省科协、省民政厅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省医学会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开展各类型学术交流活动,注重继续医学教育及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注重基层医疗技术的帮扶和公益活动,义诊咨询,得到了社会肯定和好评。

完善学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提高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的能力。省医学会注重专科分会建设,2016年以来,先后新组建成立了变态反应等8个专科分会,按照《专科分会管理办法》对有需要的专科分会进行换届或届中调整。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学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学会各项业务活动合规运行和有效监督。

围绕主业、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学术活动,促进医学科技建设和人才培养。学会以服务医学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为重点,以打造重点学术会议为途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引领各学科发展方向,提高推动科研创新,促进人才成长。截至2022年12月,共举办全国性及片区(西部地区、西南地区)会议20余次,省内学术年会、学术活动等近400次,总参会人数10余万人次。

充分发挥期刊引领学术交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会员。学术期刊是学会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平台,也是省医学会服务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渠道。《护士进修杂志》《贵州医药》两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已创刊 40余年。2016年以来,《贵州医药》月刊共出版杂志84期,1000多万字。《护士进修杂志》系半月刊,共出版168期,2000多万字,收到投稿论文达10多万篇。发表论文作者遍及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期刊在宣传导向、创新引领学术交流和诚信守卫科学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我省医学科研和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我省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把医学科学普及工作列入学会重要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学术帮扶。省医学会以卫生健康科技下乡为切入点,发挥学会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活动,把学术活动与新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卫生健康科技咨询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科普宣传相结合。

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健康医疗精准扶贫。省医学会配合中华医学会举办“中华医学会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医疗帮扶专家团贵州基层行”活动,完成中华医学会“基层医院学科重点人才培训计划”“送教下基层活动”等培训。派驻工作人员前往三穗县驻村,累计协调帮扶资金70余万元,用于帮助岑兴村、稿桥村等建立养蜂基地和洪灾后桥梁修复、灌溉水渠水管漏水等工程;分别免费向三穗县稿桥村、紫云自治县妹场村村卫生室提供12万余元和8万余元的设施设备、中西药品等物资,提供10余万元帮助三穗县塘冲村用于文化广场等项目帮扶。

加强能力建设,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升科技成果评选和推广效应。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继续巩固和提升贵州医学科技奖品牌,2016年至2022年共组织评审表彰贵州医学科技奖项目281项,为推动我省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品牌效应日益彰显。依法组织医学鉴定,几年来共受理各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1041例。发挥学会优势,参与承担上级委托其他工作任务,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卫生人才培养。

凝心聚力学术引领,共战疫情凸显责任担当。新冠疫情暴发后,省医学会紧密配合党和政府,团结广大会员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专科分会和广大会员,踊跃奔赴抗疫前线,助力湖北、上海及全省抗击新冠疫情。据统计,省医学会各个专科分会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呼吸、重症、检验、感染等分会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选举和投票现场

新征程上新作为 赋能健康贵州建设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在本次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了《贵州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贵州省医学会第九届换届财务报告》《贵州省医学会章程》《贵州省医学会会费收费标准》等事项,大会选举产生了贵州省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39名、监事2名、理事134名。

经选举,杨克勤当选贵州省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罗鹏、刘健、李海洋、余昌胤、邬卫东、邱冰、鲜义辉、王季石、徐晓筑、张涌当选副会长,张涌兼任秘书长,余林、陈腾祥、陈文霞当选副秘书长。

大会对2021年贵州医学科技奖53个获奖项目、36个优秀专科分会、82名优秀学会工作者进行表彰。

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未来发展的接力棒,传递到了第十届理事会手中。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医学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孙发表示,希望医学会和各位代表、会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广大会员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利用好省外优质资源,广泛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力推进‘党建强会’计划,将党建融入学会运行和发展全过程,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向虹翔表示,省医学会要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画好医疗卫生领域科技人才众心向党的最大同心圆,建好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之家。

万庆华希望,省医学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组织优势、贴近群众优势,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不断助力全省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为健康贵州建设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作为新一届医学会的会长,将认真履行职责,率先垂范,尽职尽责,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杨克勤表示,省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将通过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发挥科技社团的独特优势,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坚守科学道德,加强学风建设,维护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把省医学会的各项工作努力向前推进。

2023年的大幕已经拉开,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促进、繁荣和发展全省医学科技事业的崇高使命,省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本报记者 杜再江)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