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村医李建辉:守护群众“健康大门”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
村卫生室这一道门,守护着一村的健康,装着千家万户的安心。无论天晴下雨,乡村医生都坚守在一线,他们的每一天,都与辖区村民息息相关。他们的身影,穿梭在乡间小路,行走于严寒酷暑,时而在晨光熹微时出诊,间或在晚霞满地时跋涉。
清晨,山中晨雾四起,在绥阳县风华镇银堡村卫生室,51岁的村医李建辉早早地坐在那张靠窗的黑色办公椅上,静待前来问诊的村民。阴雨连绵的天气,路上少了许多人流,只有来往的车辆偶尔穿过卫生室门口。今天来卫生室的人并不算多,不时进来一位村民测血压、测血糖、测心率。“腿还痛不痛?”“最近头晕不晕?”“还咳不咳嗽?”李建辉事无巨细地询问着村民们近来的身体状况,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将他们平时常服的降压和降血糖药发至各自手中。
自疫情感染高峰过去后,银堡村卫生室的工作重心就回归到了公共卫生服务模块,包括16大类共计5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为辖区村民建立并更新健康档案、婴幼儿健康体检、孕产妇全程科学护理、重点人群定期入户随访等。
忙完卫生室的事情后,李建辉便利索地收拾好药品、血糖仪、血压计、听诊器、体温枪等入户随诊。今天李建辉要入户随访几户重点村民,他们大多腿脚不便,或是忙于工作,无法亲自前去卫生室按时复诊。
50岁的何安会在绥阳县华夏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上班,常年罹患高血压的她对李建辉的到来显得异常激动,“李医生,又麻烦你跑一趟。”何安会笑语盈盈地招呼李建辉进屋坐下,待完成血压、血糖测量后,李建辉一如往常地送上随身带来的降压降血糖药品。“真的太感谢李医生了。他不仅时刻关注着我的身体状况,还常常教给我一些生活常识,嘱咐我们饮食要清淡、要保持心情愉悦,现在我整个人乐观了许多。”何安会抑制不住感激地说道。
随访完一户后的李建辉又匆匆拎起橙色手提袋,迅速赶往下一家。这样奔走于乡间小路的日子很是常见,李建辉早已习惯。虽然很奔忙,但是每当耳旁响起乡亲们熟悉的感激与笑声时,他都充满了力量。之前的银堡村村民梁成权,身患糖尿病兼精神障碍患者,虽偶尔会发病犯糊涂,但是李建辉医生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他都倒背如流。乡亲们这种最质朴的肯定就是从医者最亮眼的“勋章”。
转眼已过上午十点半,一路蜿蜒,李建辉的脚步停在了一处松林掩映的人家。轻敲门扉,50岁的刘科英看到李建辉,不善言辞的她也展露笑颜。刘科英是银堡村重度精神管理病人,平时状况较为稳定。“要记得按时做体检。”“现在吃的药还充足吗?”李建辉时刻都关注着她的身体状况。“我不太会说话,但李医生真的给我们带来一种很安心的感觉。”刘科英说。
64岁的杨永会也常年受高血压的困扰,到处问诊也不见好转。遇到李建辉之后,迎来了电影中的“奇迹时刻”。“是李医生想尽了办法,试了很多种药,才终于将我的高血压控制住了,我永远感谢李医生的治疗和关心。”杨永会说这话时,眼里不住地闪烁着微光。
李建辉从医30余载,一户一患,他都倍加用心。10多年前,当地村民兰小华出车祸受重伤,医学院抢救近20天仍无生机,回来找到李建辉的时候,已十分微弱。李建辉没有犹豫,尽己所能地给兰小华用药治疗,在长达一个月的耐心上门就诊之后,这位原本虚弱不堪的车祸伤者,就这样奇迹般地慢慢好转康复了。结束入户时,天已放晴,李建辉独自拎着手提袋,踏上了归途。早已错过饭点的他在路上匆忙填了填肚子便赶回卫生室,开始了下午繁忙的工作——更新村民的健康档案。银堡村共有5214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是715名老人、460例高血压病人、145名糖尿病病人、2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被纳入慢病管理,定期入户面对面随访。这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数字,李建辉都烂熟于心。
天将晚,李建辉终于能在下午6点时下班,但他的电话还是不时地响起。电话那头是村民们质朴的笑声和焦急的问诊声,而电话这头,戴着鸭舌帽、银黑色半框眼镜的李建辉耐心解答着村民疑难问题。
(稿件来源:绥阳发布)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