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贵州两会 | 代表委员畅谈卫生健康工作(四)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18 浏览次数: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贵州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全省人民同心抗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取得显著成效,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全省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生命履行使命,紧握奋斗之笔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贵州用不断提升的优质医疗服务,撑起了守护群众健康的一片蓝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如何发展?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声音。

省人大代表,毕节市大方县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岳太绘:发挥中医药优势 辨证施治新冠感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珍惜。”1月11日,贵州省人大代表,毕节市大方县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岳太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岳太绘介绍,3年多来,我国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大降低感染率和传播率;快速缓解初起轻症患者症状,防止轻症向重症转化;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加快康复期患者的恢复速度。

结合实际情况,岳太绘建议,医疗系统应该全方位发挥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一是建议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气候特点以及患者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国家最新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选用中药饮片或颗粒剂内服、中成药口服或静脉滴注、针刺、艾灸、刮痧、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非药物治疗,努力做到中医治疗全覆盖。

二是医师应全面学习并掌握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坚持中医辩证思维。既可用经方,也可用时方,虚实夹杂患者,经方与时方合方治疗,寒温并用;必须精准掌控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只有辨证准确、方药对证,方可获最佳疗效。

省人大代表罗海香:提高80岁至90岁老人高龄补贴标准

省人大代表罗海香是贵定县云雾镇摆谷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她最为关注的是高龄老人,特别是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此次参会,她带来了《关于提高80岁至90岁老人高龄补贴标准的建议》。

“2022年,贵定县有80周岁以上老人4919人,发放的标准为80至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领取高龄生活补贴600元,90至100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领取1200元。因现行的高龄补贴标准执行已有十余年,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用发挥不明显。”罗海香说。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有所依更需要得到关注和保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将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纳入十件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一系列促进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罗海香认为,养老服务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不仅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等自发组织作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应该通过提高高龄老人,特别是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标准这一务实举措,来改善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条件,有效保障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罗海香建议,由省级层面出台高龄补贴政策和标准,80至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领取高龄生活补贴提高到1200元,90至100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领取高龄生活补贴提高到2400元,不断加强高龄老人生活保障,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省政协委员、兴义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忠安:加快推进县市乡村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能力提升

“作为一名新任委员,也作为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我这次带来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感染后疫情时代县市乡村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能力提升的建议。”省政协委员、兴义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忠安表示。

近年来,黔西南州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七个专项行动”,并奋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健康黔西南”行动,全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州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307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家,卫生院105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81 家,村卫生室1463 家。全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有医务人员11683 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医护人员10271人,村卫生室人员2162人。州级共有三级医疗机构4家。全州编制床位数1796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1100 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7.03张。

黔西南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县乡村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仍有不足,目前主要依赖以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机制发挥作用。

对此,王忠安建议,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健全县市乡村公共卫生三级网络机制,加快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完善县乡村公卫应急管理体系、加大县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投入、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应急能力提升、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五个方面。


(稿件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动静贵州)


实习编辑:王瑾瑜

啊啊辑:魏小林

啊啊审:毕

啊啊审: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