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贵州两会 | 代表委员畅谈卫生健康工作(三)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16 浏览次数: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贵州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全省人民同心抗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取得显著成效,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全省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生命履行使命,紧握奋斗之笔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贵州用不断提升的优质医疗服务,撑起了守护群众健康的一片蓝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如何发展?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声音。
省政协委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黄礼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思路清晰,用一组组数据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省政协委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黄礼明说,聆听报告令人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对未来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精神更加饱满。
黄礼明表示,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一心应对疫情冲击,经济社会发展依旧能稳中有进,不断补齐医疗、教育等各项民生短板,大踏步迈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但是,从全国来看,我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城乡医疗条件差距较大。”黄礼明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尤其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限制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
如何更好地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一般病村解决”?黄礼明表示,当前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是解决基层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黄礼明建议,全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视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增加县级医疗机构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预设流动岗位,促进人力资源在县、乡、村的有效循环流动,推进县级医疗资源向乡村辐射,为基层群众的健康服务提供重要保障。
此外,黄礼明还表示,医学领域的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生是充实基层专业技术队伍的有生力量,要拿出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要进一步实施好“银龄”计划,提供适当条件和待遇鼓励身体力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发挥余热。同时,在历年职称晋升中,将医务人员服务基层经历作为重要条件,进一步明确医务人员到乡、村的服务工作时间要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省政协委员、贵阳市金阳医院院长李昆:人才是推动医院提质扩能的关键和基础
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省政协委员、贵阳市金阳医院院长李昆备受鼓舞。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让李昆委员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有了充分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贵阳市金阳医院在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也有零的突破,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成绩大幅跃升。
“我们始终以办人民满意医院为理念,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疗技术和质量安全体系,巩固和推广好人才自主培育的成功经验,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继续改善好医疗服务,推动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今年的省两会,李昆委员带来了《关于加快市级公立医院提质扩能的建议》。
李昆委员认为,人才是推动医院提质扩能的关键和基础,人才建设是核心保障,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发挥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将利用好省级大学的优势,扎扎实实用3-5年时间大幅提升医院年轻医生学历。”他说。
省人大代表、德江县疾控中心主任苏俊:补齐疾控设施设备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贵州过去一年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勾画了未来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通过对报告中有关医疗、医保和乡村振兴板块的再学习、再理解和再思考,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信心倍增。”省人大代表、德江县疾控中心主任苏俊表示。
从事医疗卫生工作30多年来,苏俊曾多次参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防控,一路走来,他感受颇多:“作为医护人员,在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义不容辞站出来。”新冠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后,苏俊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一线“战斗”。
期间,德江县疾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尽最大能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苏俊说,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以及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岗位工作人员倾力付出的结果。
对于今后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苏俊建议加大资金预算投入,补齐疾控设施设备短板;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方案要求,加快基层疾控中心的重组步伐;松绑县级疾控不能使用员额制编制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使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对疾控部门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提高疾控队伍待遇,让专业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将医保资金抽调一定比例用于疾控部门对慢性病的规范管理,用于部分二类疫苗接种报销机制,将疾病治疗的关口前移,让诸多慢性病患者得以规范的指导和用药,提高贵州人口平均寿命年龄指标。
“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目前我们正采取多项措施保健康、促民生、防重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懈努力。”苏俊说。
(稿件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动静贵州)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申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