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患者解除10多年脱肛烦恼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15 浏览次数:

王先生只有33岁,但排便后肛门口有肿物脱出的情况,并已经持续10多年。

10多年前,王先生在排大便时发现,肛门有约成年男子手腕粗、手指长的肿物脱出,伴有肛门疼痛、胀痛,便后肿物自行消失。王先生并未在意。由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加上王先生感觉到肛门湿痒,且每次肿物脱出均因大便干硬导致,同时伴有少量鲜血,肿物还需用手才能还纳,时常出现大便失禁,遂到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

入院后,王先生告诉医务人员,他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4次“肛门环缩术”,但术后均出现复发。经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直肠脱垂。

1月13日,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忠亮带领团队为王先生行腹腔镜下直肠后悬吊补片固定+肛门括约肌缩窄术。

该手术为黔南首例。直肠脱垂治疗方法有很多,大多数都是经肛门、会阴手术。经腹腔悬吊固定传统开腹创伤较大,恢复慢。腹腔镜直肠悬吊是直肠脱垂治疗最新进展,其优点在于可减少手术部位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

术后,王先生排便正常,肿物再未脱出。

健康科普

脱肛也叫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下端肠壁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体弱营养不良的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预防措施

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2.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稿件来源: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王云海)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