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医护:为了抢救生命 他们拼尽全力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
“阳了吗?”
“注意休息!”
……
这是现在大家见面时说得最多的话,然而对于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注意休息”却是一种奢望。
近日,笔者走访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现所有医护人员都在与时间赛跑,他们要与新冠病毒抢夺生命。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有40张编制床位,在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冲击下,开放床位增加到64张,13张重症监护病床成为抢救生命的最后防线。
“我们现在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并伴有基础性疾病,这对他们是个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淑弢说。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7位医护人员,几乎都是“阳过”或“阳康”,但没有一个退下“火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优化医疗救治专家团队和诊疗方案精准,调配医疗资源加大老年人、儿童及孕产妇特殊群体的救治力度,确保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不管是什么科室、什么科的医生,我们都全员在岗。通过全员培训,全力投入重症患者收治工作。”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武卉说。
目前,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平均每天收治患者超过百例,全院医护人员压力倍增。
“我们医护人员几乎都是带阳上班,太心疼了!”面对这波感染高峰,院长武卉最担心的就是医护人员坚持不住。
为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毕市第一人民医院腾出眼科等病房作为病区,全力救治患者。
“这是我们科有史以来一天当中最长的治疗单。”眼科护师郑婉露举着长达10余米的治疗单说,“每一单都要仔细核对,不能有丝毫差错”。
目前,郑婉露所在的眼科数十张床位也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开放,科里的实习生也成为了守护患者健康的“生力军”。
据了解,在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冲击下,近一周以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人数从每日900多人增加到1300多人,急诊人数从每天300多人增加到近1000人。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调动一切医疗资源,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武卉坚定地说。
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
自“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以来,医护人员在全军覆“阳”的情况下,接诊医患上千,针对新冠研究中医药方,开出上万副中药,这就是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的现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医科的特色诊疗优势,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防疫作用,全程深度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
根据诊疗方案、病症特点,探讨研制出针对新冠肺炎中医药防疫处方、治疗处方、康复处方,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作用,通过中医药参与预防治疗,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病情加重、促进病毒清除为治疗目标。
中医科20余名医护先后都感染了,因为病人激增,医护又减员,每个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都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几乎都是带病上岗。“实在是烧得厉害就休息一下,症状有缓解就继续。”护士长张晓艳说。
在中药房,抓药的护士每天要站在这里捡药上千副,看药方、称药材、打包重复又细致的工作,从上班就一直在这里不停地站到下班。
从药方的拟定到中药材的准备,再到熬制、分装,最后送到大众和病患手上,每一个步骤都认真思考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入微细慎,确保大众和病患用药安全。
据了解,目前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除了呼吸内科、综合内科、心内科、普外科等科室,也已经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除了其他病症的患者,每天要多接诊30多个新冠肺炎的患者。”医护人员曾露说。
医院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哪怕是带病上岗,都希望前来就诊的患者能尽快康复。
这些医护人员他们其实和大家一样也在病着,也在难受着,可他们仍然坚持着,不仅仅是对职业的负责,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稿件来源:毕节市卫生健康局 周文波 毕节广播电视台 余健 周孟军 程帅 张丽莎 李亮 宰孝忠)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