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这对夫妻档——并肩前行,只为悉心守护患者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07 浏览次数:
连日来,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一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又一次“大考”,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始终坚守救治患者的“主战场”,全力守护老百姓的健康。在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有一对夫妻档,妻子是小儿感染科主任熊颖,丈夫是新生儿科主任尹武旋。他们凭借着共同的信念,舍小家、为大家,埋头坚守在治疗一线……
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并肩前行。熊颖和尹武旋在危急时刻站出来、顶上去,持续高强度、超负荷奋战。夫妻两人之前都相继染“阳”,忍着身体不适一直坚持,尽力维持自己科室正常运转,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直在另一个地方住着,我们怕传染给他,一个人在家吃了很长时间的方便面,还是被感染了,最后我们把他接过来一起照顾。”熊颖说。
熊颖所负责的小儿感染科,从2022年12月12日开始,收治第一个阳性感染者,也是全院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最多的一个科室,科室的医务人员也是首当其冲挺在最前面。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叠加,当天,小儿感染科20个床位全部住满,患者陆陆续续地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半个月。
熊颖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发热门诊稍微平缓一些,她们科室兼顾有核酸采集室、发热门诊、住院病房,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住院病房的患者都是满的,三名医生也相继感染,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而这样的“倒下”,并不是不上班,而是吃着退烧药,一边开医嘱,一边收着患者,源源不断地收着患者,看着非常心痛。
“还好,这帮年轻的医生都非常坚强,可能是因为年轻,对患者有一份责任,仅仅用了三天,身体的不适渐渐好转,但还是非常难受,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这么多孩子需要我们,孩子们也难受,尤其是家长看着伤心,我们只能坚持。”熊颖流着泪说。
熊颖感染病毒后,一直不见好转,去照CT发现双肺感染,但她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大家劝她住院治疗,可她就是不愿意。“大家都难受,都在坚守,孩子需要我,科室的医生也需要我,如果我去住院,一个科室就没有主心骨,大家还怎么救治患者,坚持坚持就好了。”熊颖说。
尹武旋负责的新生儿科几乎承担了全市乃至周边的新生儿救治重任,在感染高发的特殊时期,从80多个床位增加到100多个床位,工作量相当重。尹武旋从一开始就让医护人员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要求医务人员坚持做核酸,通过分组、分区域尽量避免同时感染,确保先阳的一批返岗了,后阳的一批再休息,保证诊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科室的医务人员都在坚持,有时候看着护士走路摇摇晃晃,都还在强撑着,我感到很揪心,但也很欣慰,避免大家被交叉感染,防护是一定要做好的,这也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新生儿和家属负责。”尹武旋说。
在新生儿科里,都是呱呱坠地的婴儿,尹武旋带领的医务人员以超乎寻常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呵护着患儿,穿着防护装备,每个班次下来,总是汗水湿身,口罩压出深痕……但她们从未叫苦叫累,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我还能坚持。”“我已退烧,明天就能岗。”“我没事,我休息一会就好了。”每每听到这话的尹武旋,心里不是滋味,可是这是工作,这是医务人员的职责。
困难面前方显勇毅。在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轻伤不下火线”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城市中总有一束光为你24小时点亮,无论当下何种境遇,他们从未有过退缩。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硬核”防线,他们用身体力行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这个“最冷”凛冬的一缕“暖阳”。
(稿件来源:乌蒙新报)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