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人民医院:数字血管造影系统(DSA)正式投入使用,开启血管疾病诊治 介入新时代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05 浏览次数:

日前,开阳县人民医院引进的全进口西门子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即DSA正式投入使用。它不仅为及时确诊疾患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心脑血管、周围血管及肿瘤等疾病介入治疗及挽救更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和基础,为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再添虎翼。

为提升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开阳县人民医院高起点谋划,以硬件投入为抓手,增强临床服务决策力,加大微创介入设备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舒适医疗服务新需求。近期,开阳县人民医院引进全进口西门子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一套。在前期完成心脑血管、神经外科等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的基础上,组织心血管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疼痛科等专业人人员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操作培训,经安装、调试、试运行,DSA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开阳县人民医院迎来介入新时代,迈上介入新征程。

DSA系统主要用于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进行头颅、胸腹部,四肢血管造影,具有血管的实时减影。应用范围涉及临床多个学科。

介入与内科、外科并称为三大临床学科。介入微创技术,既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引导下,不开刀暴露病灶。仅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通过置入体内的特种导管等微创器械,应用DSA系统在术中清晰显示病灶区域血管分布,为手术医生提供精准的病变部位,从而对体内病灶局部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DSA系统还是远程介入大师,是一套实时数字化信息系统,可通过网络连接医院介入手术室和远端专家,专家可对于患者病情诊断、手术操作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实时指导。

DAS检查和治疗具有不开刀、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可以为急危重症患者更快更好地打通堵塞血管,赢得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心脑血管、周围血管及肿瘤等疾病介入治疗的平台,特别适用于内科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如肝癌),而又不能、不宜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

据悉,近年来开阳县人民医院注重发展疼痛微创介入,依托介入医学的治病理念,即在医学影像引导下,借助器械操作,以微创伤技术完成介入、疼痛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诊疗范围是各种良恶性肿瘤,外周血管病变及慢性疼痛。先后开展了肺、肝、肠、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灌注化疗栓塞术、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食道肿瘤食道造影+支架植入、腹主动脉及髂内动脉瘤患者覆膜支架血管瘤腔修复术、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出血动脉造影+栓塞术、咯血(支扩、肺癌、肺结核)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出血血管栓塞术等各种介入手术五百多例,多项介入技术更是填补了县内技术空白,得到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开阳县人民医院成功引进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这柄利刃,对推进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推进微创介入中心建设、深化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助力县域心脑血管、肿瘤、外周血管、综合微创介入诊疗能力提升,推动基层“筛、诊、治、防”能力提升,实现危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快速、高效诊治,降低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医院将以此作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质达标的契机,在做大做强做优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的同时,力争为每一位患者打造一张更舒适、更安全的就诊体验新名片。

(稿件来源:开阳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