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全力保障 守护健康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3-01-03 浏览次数:

如果把医生比作战士,那么医疗设备、物资就是“枪支弹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发热病人阶段性持续增多,发热门诊、急诊就诊量翻番,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体现在医疗救治上,全院医疗物资和药品需求也呈“井喷式”增长,医院医技、后勤部门马力全开,筑牢医疗保障防线。

药学部

面对科室人员感染减员和任务量急剧加重的突出矛盾,全体药学人员依然坚守,症状稍缓解就返岗,靠止痛药坚守岗位,协调保供,动态配给,全力保障医院平稳度过关键时期。

规范目录,备足药品。根据官方推荐新冠感染用药目录,按照询证方法制定应急目录,借助信息管理工具及每天24小时电话协调对各类药品进行补充,积极与药品经营企业沟通,保障全方位供给。对短缺药品开展信息评估、替代药品遴选,尽最大努力让急缺的药品物资更全。

限量用药,保证发热患者有药可用。为有效应对退烧药紧缺问题,优化药品配置,避免药物浪费,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右旋布洛芬栓等实行拆零限量开具处方,确保前来就诊病人有药可用。

药师指导安全用药。针对多数医生开具药物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有限品种上,临床药师紧跟疫情防控治疗新动态,每日与发热门诊、儿科门诊做好信息沟通,做好数据统计,实时库存、消耗动态统计表做到每日动态管理。通过病历整理和参考最新文献指南,制定药物用药指导手册,指导医生及患者安全用药。

开方配药,发放中药预防汤剂。按照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我市气候、时节特点,药学部为无症状感染者精选中药处方,精心熬制中药供市民免费服用。为保证按时让群众喝上中药汤剂,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准备好药材,第二天早晨就开始泡药、熬制。小小一碗汤药,凝聚了浓浓“爱心”,送上汤药的同时,也为大家增设了一道防线。汤剂领取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向群众解答药物效用、药物剂量、饮用间隔及注意事项,开展服药随访,确保用药安全。


推荐处方

黄芪15g 苍术12g 大青叶9g 佩兰9g 贯众 6g 防风6g 芦根12g 石菖蒲9g 甘草3g ,服法:每日1剂,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煎煮至200ml,100ml/次,2次/日口服。疗程7天。


影像科

CT检查病人激增,白天病人量增加近1倍,夜间增加了4倍,面对科室工作量激增和医务人感染的矛盾,影像科积极调整,科室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工作岗位,3台CT机24小时满负荷运转,夜间增加工作人员,确保对发热门诊病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出检查报告,为临床工作的快速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设备科

设备科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设备便利化采购工作方案,想方设法紧急采购呼吸机、床旁监护仪、微量注射泵、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各类急救设备100余台,提升病人救治能力。信息科、医修组24小时待命,随时对设备、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维修,有效地保障临床工作的开展。

总务科

总务科第一时间完成发热门诊改造,发热门诊药房改造,搭建中药汤剂发放点、协助药房每天发放汤药,协助各科室临时救治服务。随着吸氧病人增加,总务科提前谋划,综合考虑用量、气候等原因,确保正常供氧。为重症病区医务人员做好后勤保障,主动送餐,准备牛奶、面包、水等方便食品,充分保障医务人员体力,为他们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临床诊治工作中。

疫情下的坚守 岗位上的担当

他们,是医生,也是普通人,奥密克戎并没有因为他们穿了白大褂就有丝毫的“手软”。

痛吗?累吗?当然!但他们不能倒下,因为还有病人在等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苦难,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的全体职工以血肉之躯在坚守,院领导、科主任、党员干部在率先垂范,查房、现场办公,各科室相互支持,大家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用担当和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铁壁铜墙。

(稿件来源: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吴琴)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