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救治能力 服务群众就医——访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呼吸内科主任寿志南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2-25 浏览次数:
接诊量大幅增长,发热门诊如何应对?
新冠肺炎与基础病叠加,危重患者如何收治?
药品存量紧张,如何精准用药?
……
新形势带来新挑战。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新十条”出台后,“看病难”以新的形式时刻考验着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作为该院发热门诊、呼吸内科主任的寿志南,也时刻思考着如何破题。
“12月3日我们两院区加起来接诊了 20多个发热病人,但到20日,一天就要接诊420个病人了。”寿志南说,这是发热门诊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为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发热门诊及时增设诊室,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线上线下同步接诊,确保每个就医的群众都享受到医疗服务。
目前,市一医在博爱路院区开设了3个成人发热门诊,1个儿童发热门诊,龙洞堡院区开设有2个成人发热门诊,1个儿童发热门诊,减少了排队时间,切实便利了群众就医。
门诊增加了,医生够用吗?随着病毒传播途径越来越广,部分医生也因感染病毒无法正常接诊。“为了确保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充足,我们联合院内其他学科,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医务人员弹性排班。发热门诊由呼吸科及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带班,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生随时抽派支援。”寿志南说,疫情三年,市一医医护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治经验,发热门诊坐诊的医生来自院内各科,随时都能顶上他人的空缺。
尽管如此,数量众多的患者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发热门诊的医生早上进去接诊,要忙到下午才能换班,期间甚至没空吃饭和上厕所。寿志南自己每天也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八点半下班只是“小菜一碟”,即使半夜接到医生打来的求助电话,也能随叫随到。
药品不足同样考验着医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分析后,发热门诊及时调整了用药用量。“成年人的发热时间一般在3天以内,而布洛芬每天只能吃2粒,一盒布洛芬有24粒,所以我们按每人6粒的用药量开药,这样原本1个人用的药可以分给4个人,提高了精准性。”寿志南说,除了西药,发热门诊也在向传统中医求解,院内中药科提供了治疗新冠症状的中药方剂,还及时向社会发布了新冠预防方剂,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知识帮助市民预防和治疗。
线下熙熙攘攘,线上也是忙忙碌碌。为了方便部分群众咨询,市一医线上开通了发热门诊,对群众指导用药,实现线上处方,线下送药的便民模式。
门诊的压力也在向住院部传导。目前,市一医呼吸内科的101张床位基本满员,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为了确保这类高风险群众的生命安全,市一医在ICU病房增加了多套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高流量吸氧机等设备,同时,密切观察重症病例病情变化。
“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疫情发生的1000多个日夜里,寿志南奔赴过湖北鄂州抗疫一线,也曾坚守贵阳将军山医院,如今仍然奋战在“战疫”的前沿,正是医者仁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寿志南看来,勇挑治病救人的重担、尽心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正是对“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有力实践。
(稿件来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