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志 | 千灯共燃曜南北 楠木齐心定乾坤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2-18 浏览次数:

(受访者自述)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无数逆行“勇士”纷纷涌现抵抗疫情,用实际行动来彰显尽责、奉献、担当,护人间春暖花开。

2022年11月26日早上5点43分,睡眼朦胧的我接起电话,喂?珊珊:“立马起床,不要刷牙、不要洗脸”,即刻到医院集合出发前往楠木渡镇。瞬间睡意全无,此通电话代表的是什么,谁都清楚。来不及和睡梦中的儿子告别,直接“闪现”到了医院。

面对疫情,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了以袁明祥副院长带队的47人特别行动小组,即刻奔赴楠木渡镇中心卫生院。

我们第一时间到达这里,等待任务分配,紧张的战况就此拉开序幕,楠木渡高风险区域黄木村,由我院16人前往,其余战友分配到周边村组。时间紧迫,只听“老袁”让我们赶紧上车,做好自我防护,“梅嬢”都来不及给我们再次叮嘱细节,带着忐忑的心理跟随工作人员进入了重灾区。重灾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边的村民都可能存在了感染风险,意味着,我们将和病毒直接正面碰撞。说实话,担心害怕的情绪肯定有,但身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带头服从一切防控相关部署和要求,听从指挥,挺身向前。不管风险如何大,我们那一颗颗赤诚的心和平时的战练真的能融化一切不安情绪,这场战役,我们既然上了战场,就一定要打赢,就绝不会退缩。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人员点位分配,每个组有一位点位长带领我们。村里工作的同志们对防护这一块的意识稍显薄弱,我们又临时给他们指导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打包医疗垃圾、收样、扫码、标本转运等注意事项,他们听得非常认真,也很配合我们工作。我的点位长小会姐告诉我,看到我们来了,他们满满的安全感,有了主心骨,她的家乡终于有救了。感受到这个对家乡充满热爱和担忧的姐姐,我只能回答她,我们会全力以赴。

由于村里面疫情涉及面广,黄木村地理面积又非常之大,战线的宽度可想而知。16人的团队被一一分散到各点位,高风险区域又实行封控政策,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就需要我们对高风险区域的每家每户进行入户采集,在采集人口比较多而我们人手又不足的情况下,早出晚归已然成为常态化,每个战友基本都是负重工作,但在我们的身上和行动里看不到一丝的怨言,每个人都全身心的积极的投入在工作中,工作对接不太流畅的地方我们就会积极沟通,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不带负面情绪进来,也不带负面情绪出去。由于对地形和住户的不熟悉,前期工作的开展真的比较艰难。身体的辛苦不算什么,心理压力才是考验人的,很多第一天采完第二天来采发现这户人家“空了”,就明白他们去了哪里,心里的沉重感以及压力又重了一分,默默祈祷明天采样时看到的还是昔日的人员。

以前经常对别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在,我深刻的体会到负重前行的人的压力和责任。我们中医院的队伍里,有刚刚当妈妈的,有刚刚新婚的,有很多孩子不满三岁的,还有老婆马上临产的,每一个人都很平凡,可在此刻,每一个人,都变身为穿着白衣铠甲的勇士,用身躯守护着大家,伟大而又美丽。

我们每天长时间的在高风险区域工作,担忧与压力并存,一旦疏忽,极有可能“万劫不复”,然而,我并没有在战友们的脸上捕捉到厌烦和消极的情绪,相反,我们的工作任务清晰,目标明确,每天的工作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充满着活力,把压力性工作变为动力性工作,用村民的话说,中医院这支队伍,能扛能打,一点也不像没经验的队伍,有他们在,放心、靠谱。

烈日当头时,我们的内层衣服已然湿透,陡坡的高度以及住户的远度一次次的让我感受到窒息;又或是,在零下3C°的寒风冻雨里,在每一次的手消中身躯发抖打颤、手指红肿、刺痛麻木;又或是在被恶犬和大鹅的追逐里胆战心惊。崎岖的山路,磨破了我的脚趾,鲜血染红了我的小白鞋,膝盖的过度使用,让原本长合的伤口又裂开出血,但这些,都不足为惧。一想到村民们的热情和那一句句真挚的感谢以及对我们那一份份高度的认可,我们又怎能“懦弱”。我们一再给自己加油鼓气,势必战胜重重困难、务必完成任务,守护好这一方土地。

男同志们比我们更辛苦,白天完成日常后,深夜还要去追阳排查,他们在黑夜中犹如发光的太阳,给无尽担忧、害怕、恐慌的村民带来了安抚和希望。寒风中他们睡学校宿舍、睡临时搭建的帐篷,每一个身影都是顶天立地,如同屹立的山峰坚定不移。

气温骤降,寒气袭人,单薄的衣物无法抵御严寒的凛冽。阴蒙的视觉,侵肌的寒风,刺骨的冻雨,好似都在阻挠我们前行的步伐。我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做着各种暖身驱寒的准备,可这极端的天气,一身寒意祛之不尽。镇党委政府心系我们,雪中送炭,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温暖。厚厚的棉大衣,披裹在身上,把我们从“白衣战士”变身为“黑衣超人”,点点暖意自寒冷的雨雾里升起,直至蔓延全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在楠木渡黄木村以及其他区域坚守的日子里,由于队友被集体隔离,楠木渡其他村组点位人手不够,我们又紧急调配人手,接管楠木渡大部分核酸排查区域, 在人手不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作量,我们工作战线被拉得非常长,寒冷的天气使我们不敢多喝一口水,不敢多吃一口东西,害怕中途上厕所影响工作进度,我的战友告诉我,她好想穿纸尿裤,后面我们也确实这样做了,工作十分的艰辛,但也更能磨练我们的心智,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我们。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不管前方有多难,只要大家齐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的“井然有序、临危不乱”,一是平时训练有素,二是源于领导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从出发楠木渡到现在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党委领导对我们表示高度肯定和认可,张红光院长从未缺席,每天都会百忙之中通过视频或者电话了解我们的情况,抽时间来到营地给我们加油打气,让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温暖和斗志;袁明祥副院长和冉杰隆主任会亲自给我们书写姓名,那一笔一划,是对我们的期盼和信任;强梅主任会给我们准备好防疫物资,准备的细节让我们倍感温暖,如手机袋子、腰带、小袋子等物品,为我们入户采集减少很多负担和风险;冉杰隆主任为我们准备好热乎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在美食中忘却疲劳。在这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就像出门的游子,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妈妈”们,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守护着,无私奉献着。司机大哥们每天随我们早出晚归,还有许多许多幕后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辛苦不言而喻,在这紧要关头,大家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携手共进,击退疫情。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来时至今,已抗疫奋战了10余天,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以及我院领导的指挥部署下,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成效大家有目共睹。我的战友们非常优秀,在重灾区,在和病毒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保护好了自己,守护好了村民,出色的体现了开中医人的业务精神和职业素养。同时,非常感谢在家守护的战友,是他们的付出才能让我们在此安心上战场“博弈”,他们的辛苦一点也不比我们少,向他们致敬。

随着12月6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六提示”,疫情防控已做出大范围调整,今后的疫情将成为常规化。此次楠木渡疫情,既是楠木渡的胜利,是开阳的胜利,又是落实省市政策调整转折点的最后“疫”战!我们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春暖花开必会到来。

(稿件来源: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