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护理特色为基础 推动中医护理临床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2-10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力有效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心走深走实,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2022 年贵州省教育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为夯实中医护理基础,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中医、爱中医、会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及提升师资创新教学能力,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护理教研室于 10月底至12月初,相继举办实习护生中医知识竞赛、中医小讲课比赛、中医护理技能比赛、护理教学查房比赛及教师创新教学比赛。

夯实中医基础理论

提升实习护生热爱中医药的情怀

10月27日以“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岐黄之术”为主题的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届中医护理知识竞赛在线上举行。来自9所院校的10支代表队,共计40名学生参赛。

图片

比赛包含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及加赛题四种类型,内容包含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以及中医四大经典等。比赛过程紧张有序,选手们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相互配合,回答精准,抢答题环节更是将赛场气氛推向高潮。经过四轮的激烈比拼,评出团体一等奖1名,团体二等奖2名,团体三等奖3名。

中医知识竞赛的举办,旨在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夯实实习护生的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部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宣传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技术,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为推进健康贵州培养中医力量。

多举措并进

培养实习护生初步教学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习护生传承中医药文化、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中医知识与临床相结合能力等,11月15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举办第三届实习护生中医小讲课比赛,来自9所院校27名选手参加比赛。

图片

参赛选手们基于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护理临床实践等进行选题,内容涵盖了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典型案例分享、中医护理前沿知识等方面。通过新颖生动的课件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丰富,课件制作精美,语言风趣幽默,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充分展示实习生现场授课风采。

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更好地促进实习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护理师资

11月1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举办的教师教学创新比赛在云端圆满落幕,比赛有来自临床的初中级组24名及高级组14名护理教师参赛。

图片

教师们精心准备,细致打磨,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授课。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们紧密围绕“以学生为中心”“OBE”等教育教学理念,有效融入思政内容、前沿内容、教材创新等内容;在教学模式方面,注重结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 工具和平台,提供优质课内外教学资源;在教学评价方面,打造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为全面培养学生具有促进作用。

比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护理师资”为主题,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教学相长  青蓝同盛

为提高医院护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推动护理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12月1日,护理部举办首届护理教学查房比赛,共有来自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30个科室参加。

图片

比赛环节,同学们同台竞技,各展风采。每位选手准备充分,作风严谨,教学内容构思巧妙,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多形式教学、多场景演示、多手段理解、多角度分析等“组合拳”展示查房内容,同时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查房过程中,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了教学查房的内涵,同时展示了中医护理功底。

彰显护理风采

强中医护理技能

12月9日,护理部在甲秀校区护理技能实训中心举办 2022年实习护生技能比赛。本次比赛经过各院校推选产生代表8个院校和一支自主联系实习生组成的9支代表队,共27名实习生参赛。

竞赛分公共项目和抽选项目,公共项目为穿脱防护服,抽选项目包括耳穴贴压技术、艾条灸技术、拔罐技术。参赛选手们精神饱满,仪表大方,操作规范,技术娴熟,充分展现了中医护生的风采。经过一天紧张激烈地角逐,最终评选出团体奖、全能奖、单项奖三类大奖。

图片

此次技能竞赛得到各院校实习护生的积极响应,参赛选手纷纷表示,竞赛激发了护生钻研中医护理技术的热情。

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助推医院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