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中医医院“五抓五促”夯实医院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0-09 浏览次数:

近年来,福泉市中医医院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医院全局,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政治建设,强核心作用,促发展笃行致远

近年来,福泉市中医医院巩固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党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促进医院发展笃行致远。通过健全院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学习机制,建立党委带头学、党员干部紧跟学、延伸干部职工学的“三学模式”,引领医院党员及干部职工把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落实到医院发展全过程。修订完善“两规则—章程一机制”,构建医院组织决策及执行落实明晰路径。医院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建立“急事急研究、要事深研究、大事广参与”的决策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在医院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服务提升、疫情防控等重大事项决策中,有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医院重大事项跟踪督办机制,坚持医院重点工作推进与党的监督安排同部署,工作要求在哪党的跟踪督办到哪,落实不力的问题发生在哪督查问责就在哪,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高效推动。

二、抓组织建设,强“堡垒”作用,促发展活力凝聚

医院不断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医院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活力。一是聚焦“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骨干、骨干带青年职工”的“四带”格局,推动党委靠前指挥、班子成员深入帮带,将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现场解决,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支部,在疫情防控、医院建设等重大任务中凝聚起组织强大合力。二是聚焦“组织设置合理化、政治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制度化、活动载体多样化、阵地建设实用化、基本任务实效化”的“六化”建设,大力实施“双带头人”培育、“三培养”工程,实现临床科室所辖支部覆盖率、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比例、五星级党支部占比率达到“3个”100%,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三是聚焦“杏林先锋”载体建设,医院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引导广大党员在岗位上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在工作中把良好形象树起来,在群众中把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出来,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目前医院党员先锋岗20个、党员示范岗30个、建立由100余名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杏林红花开、健康常相伴”党员志愿服务队5个分队,在疫情防控、健康服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思想建设,强政治引领 ,促发展惟实励新

院党委始终将发展紧跟党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作为思想建设的核心,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发展,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推进医院发展惟实励新。一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医院完成新址搬迁,就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医院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深化“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把群众在医院“多头跑”“到处找”的需办事项集中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办,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烦点”问题;不断完善网上预约挂号、诊间结算、远程诊疗、智慧门诊等信息化建设,创新实施门诊住院病人“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利民举措,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排长队“堵点”问题;不断夯实专科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3个,州级重点专科2个。增设了康复科、中医肛肠科、老年病科等10余个临床科室,不断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点”问题;完成健康管理中心、手术室、产科病房等提质改造升级,完成新生儿科建设、病理实验室、PCR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六大病种”绿色通道的管理和救治能力的提升,引进抢救治疗、检查诊疗先进设备,努力解决新时期群众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向往与医院诊疗环境、现代化检查诊疗设备升级不平衡的“热点”问题;建立贵州省中医肛肠专科联盟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口腔联盟、北京积水潭贵州医院专科联盟单位、建立流动博士工作室及用实东西部帮扶契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长期坐诊、带教等,不断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切实解决群众重大疾病就地就医不放心、依从性不高的“痛点”问题。二是中医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医院立足中医药发展,聚力科研创新,科教引领,学术成果丰硕累累,开展省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累计开展培训180余次,省级立项课题5项,州级立项课题1项,州级科研结题2项,申请专利5项,共完成鉴定课题3项;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新项目48项等,所有成果均产生于临床、应用于临床、惠及群众。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医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围绕长远发展、梯次配备、有人可选,大力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中层干部任用选拔规定,探索中层干部任期目标管理,优化考评机制,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积极性。

四、抓文化建设、强内涵滋养、促发展传承创新

院党委通过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打造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中医文化,为医院传承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是将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一体建设,着力滋养“有形、有声、有力”的医院文化氛围,着力构建 “文化建设、人文服务、学科发展、特色发展”的协同发展体系,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创新。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做好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明确医院中医药发展定位,综合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对医院党的建设、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医药健康科普等内容进行宣传引导,形成正确而良好的舆论导向,厚植新时期党的建设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文化底蕴,增强爱党、爱国、爱民、爱集体、遵纪守法讲奉献信念,增进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意识,增强发展信心。

五、抓纪律作风建设,强廉政意识,促发展风清气正

医院党委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医院事业发展各个方面的全过程,严抓纪律作风建设,确保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环环相扣。一是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建立《支部书记、中层干部例会制度》,将医院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同部署,通过“明确责任、建立清单、对标对表、层层压实”举措,实现医院责任意识、廉政意识、风险意识“三提升”,构建了医院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范围和敬畏法纪、严守底线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将党建、医德医风、党风廉政建设等政治考核纳入科室目标考核,全力推动党建、医德医风、党风廉政建设与医疗业务重点工作协同推进;将政治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任期考核等一票否决项,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内审机制,将监督关口前移、有效遏制廉政风险。成立内审科,强化对重大资金、重大项目、公务开支的严格管控;建立医药耗材采购、使用、管理三个环节监督管控机制等,医院药占比,耗占比达到“双降”目标,医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利益得到较好维护,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得到有效提高。五是强化纪委监督职能,塑造勤政廉政意识。院纪委聚焦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党委决策部署落实监督,对院党委会决策事项、医院年初工作计划执行、重大项目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将医院各项工作达到闭环管理,有效保障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发展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廉洁高效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福泉市中医医院 杨会)

编  辑:马 婷

二  审:毕 锋

  审: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