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志|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援筑援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0-04 浏览次数:
2022年9月12日 天气晴
9月11日晚临时接到上级任务,12日06:30带队到云岩区未来方舟D15组团、H4组团,封控区域开展入户抗原检测。组员为黔东南州雷山县,麻江县30名核酸采样人员。
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7:00我们到达集合点上并迅速组织队友集合,讲解了工作要点,穿脱防护服的要点,个人防护的重点,与区域负责领导工作的对接,领取物资,分组,分楼层,物资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队员领取所负责的楼层名单。穿防护服,8:30左右所有队员进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通过两个小时左右的努力,所有负责D15、H4单元的队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全队30人共计发放3137份抗原检测,收回3137人抗原结果。不会做抗原的居民我们队友亲自给做抗原。在我们⾯前的每⼀个采样对象都有可能是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但我们不能退缩,应检尽检,不漏⼀⼈,其中检测出3户分别3人抗疫检测阳性,今天队员们有的上了32楼,有的去了最远的单元楼,和驻点⼲部们⼀起对单元楼层所有居民进行核实,为的就是不落下抗原核检测每⼀个⼈,团队间的合作,让我看到了爱与希望,⽐病毒蔓延得更快......
工作结束后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所有的队员和我们区域工作人员分享讲解了我援沪的一些经验及平时我们个人防护的一些小经验和注意事项,及酒店的一些个人消杀的要点。科学防控,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我的这些经验分享得到了队员以及区域负责领导高度赞扬,通过我的讲解队员们也从中了解了个人防护的细节和重点。队员们还纷纷的提出了她们平时面对的比较困难的问题,我把我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都分享给了队员们。我这些经验分享得到了队员们以及未来方舟区域负责领导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和表扬。老师们给我的表扬是这样说的:罗老师内涵丰富,为人和善,让我们很敬佩。
新型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自从贵阳疫情出现到现在,虽然被感染的人数还有可能继续增加。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持续发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担当和“硬核”的防疫本领,同舟共济、科学防治,扎实工作,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罗飞)
2022年9月17日 天气多云
不知不觉已经从家中出来已有半个多月,回忆起离开那刻,让我想起贝尔·格里尔斯所写到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要勇往直前”。带着这份勇敢,告别家人,奔赴抗疫战场。从最初对未知的懵懂和迷茫,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呼之能来,来之能战”的抗疫战士。防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怀着必胜信念的战士面前,都是如此的渺小,如此微不足道。在李良成副院长领队的带领下,与40多位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克服抗击疫情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都在为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努力奋斗。
每天工作的开始都是,凌晨三点钟起床,三点半吃早餐,四点大家集中乘坐大巴一起奔赴各自位点开展工作。凌晨的夜,是如此的黑,是如此的冷,但是在每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都是怀着满腔热情、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前往战场。战友间的相互寒暄,相互鼓励,使得这些黑,这些寒意,都被驱散了。在到达王家桥半山居小区自己的工作点位后,迅速联系点位长,准备好核酸采集所需相应的物资。在工作开始前,对点位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反复强调及指导在工作中做好个人自我防护,并配合他们做好相应相关工作。穿戴好防护服后,就迅速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张口,采样,采集完10人一管,贴上条形码密封送检。 不停地重复循环的这样工作流程。虽然穿上防护服后工作很辛苦,顶住烈日,忍受防护服的闷热,体力透支等等。但是,一想到身上这份责任,肩负人民群众安危的使命,为了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我就顾不上身体的感受,坚持认真地给每一位群众采集核酸。有的群众说谢谢,辛苦了。有的群众说,非常感谢你们到我们这里来,给我们采集核酸。为了巩固抗疫战线,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我们会穿着防护服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集核酸,受到群众的感激。
从达到贵阳以来,我看到封控后安静的街道,采集核酸排队的人群,他们有老人,有孩子;我看到小区封闭的楼层,每一层的台阶,有我们入户上门采集核酸踏过的痕迹,我看到大家对我们满含期待,看到大家对我们满怀感激,看到大家对我们信心满满。在连续多日的采集核酸工作中,做好工作,让群众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有希望,始终相信我们政府,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大白加油!贵阳加油!(蒋盛振)
9月18日 天气 阵雨
每天是被凌晨5点的闹钟叫醒,寒风凛冽的凌晨公交司机已早早在酒店门口等着我们,6点出发到目的地安井村D区,出发前每次领队李良成副院长和龙文莉护士长都会反复叮嘱我们做好个人防护,按正规操作规程执行。到达目的地由社区工作者带领我们陆续进入采集区域。大家各司其职,立即投入紧张有序的核酸采集工作中。看见有序排成长龙的居民,不由得手就麻利起来,手消,采样“请您摘下口罩”张大嘴,头后仰,做“啊”的口型,这样的话语每天不知道重复多少次,每天时间一点一点流走,桌子上的试管一排一排的挤满,每次等做完最后一个人,才发现已经腰酸背痛。但我们在辛苦也要完善好最后的工作。收拾医疗垃圾,打包,消毒。在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每次这样下来,我们脸上都是口罩,帽子留下的勒痕,身上都是湿湿的汗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这就是我们每天工作常态。
核酸采集中,令我难忘的一件事,点位长安排我去一个特殊的入户地点,“启慧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对一批特殊儿童进行采集核酸,看到我们穿着白色的防护服进来,这并没有让她们产生恐惧,反而嘴上扬起一丝微笑的看着我,她们的脸庞上满是真诚和可爱。采集过程中她们有序而听话的配合。我们都会向她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开心的手舞足蹈。采集完毕之后她们目送我们离开,并用手语表示心中的谢意。从这些小细节里,我们感受着孩子们的善意和暖心!折翼的天使,需要我们大家给予更多的关爱。(李政琴)
2022年9月20日 天气晴
党旗所指,战斗所向。 不知不觉来到贵阳抗疫已经十八天了,疫情也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在党建引领下,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们将点点星光凝聚成防疫抗疫的浪潮。扛起责任、肩负担当、迎难而上,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践行着入党誓词,咬紧牙关持续奋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今天继续出发云岩区石榴园,凌晨六点的云岩区冷冷清清,大巴车行驶在路上显得异常空旷和冷清,车子在路上开了十几分钟到达目的地,大家有序下车,到点位后,迅速换上防护装备,便开始了一天的采集工作。任务还是和往常一样二栋楼560户人家600多人,其中还包括有行动不便的四户人家、需要上门采样。忙碌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五六岁的小女孩,今天又给我送来了温暖,前几天在这里连续了十几天的全员核酸采样、第一天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女孩采集完核酸对我说大白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第二天同样是这个小女孩姐姐辛苦了、谢谢你们!今天还是这个暖心的小女孩,采集完后、对我说:大白姐姐,你辛苦了、谢谢你!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画、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看到小女孩的画,我瞬间泪崩了,这一瞬间,我的坚守,流的汗和熬的夜都变得更有意义。防护服和面屏的包裹下,小女孩看不清我的脸庞,我和她妈妈相仿的年纪,还亲切的我为称呼姐姐、当听到这种稚嫩的童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半个月没有见的孩子、此时内心已哽咽、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哭,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出一份微薄之力,不负青春,不留遗憾,作为党员,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爱守护人民,让爱和希望葛延。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孩子们知道一线医护人员、防疫工作者、志愿者很辛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表达致敬,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让我们更加充满力量和自信。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美好如约而至、愿我们能奔跑在阳光下、沐浴在秋风中、我们一定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刻。(潘晓琴)
2022年 9月 22日 天气晴
今天是我们赴筑抗疫第20天,我们现在都有着固定的点位,我们像以往一样,五点起床,吃完早餐,六点钟准时出发,准点到采样点上。今天不例外,到达点位上,已经看到提前来等待并有序排队的居民,我迅速穿上防护服投入采样工作。一坐在采样台,不由得手就麻利起来,手消,采样,“请您从耳朵一边把口罩摘下来”,张大嘴,头后仰,有“啊”的动作,不要有“啊”的声音……。这样的话语不知道每天要重复多少次,每天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桌上的试管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放满,每次做完能下楼的居民后,还要上户,对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采样。我在的小区全是步梯楼,都记不得爬了多少楼梯,不记得深夜到几点,每次去他们都热情相迎,大家都会说快进家吃点东西,喝点水,进家坐坐。后来跟他们解释后,他们也明白了,但是依旧很热情,还说我知道你穿成这样不能吃不能喝,那我塑料袋给你装起,你带走就可以了。一瞬间,心里暖暖的,我又再次和他们解释,也许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穿上防护服不能进家,不能吃东西,不能随意触碰其他的东西,但他们知道我们很辛苦,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一身防护服密不透风,再加上烈日炎炎夏日,让我深刻记住了这种汗流浃背,“蒸桑拿”的感觉。
采集完后,才发现已经腰酸背痛,卸下一身装备,面部压痕清晰可见,鼻梁、眼下、颈后已被勒出印痕,身上都是湿湿汗水。所有过程或许艰辛,但是看到这座城市的“病情”一天天好转,那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在疫情下,无论是身处前方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外卖小哥……还是身处后方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家属,每一个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只有大家携起手来,才能共同赢得这场胜利!相信熬过最艰难的时光,必将迎来山河无恙! (张绪新)
2022年9月23日 天气 小雨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我们来贵阳支援已经21天。我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为疫情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是我的荣幸。
今天我们也是像往常一样,早上五点钟起床,吃好早餐就往核酸采集地出发,到目的地后就马上开始更衣,戴上防护面屏、防护服、防护靴套、口罩、手套、帽子,并认真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穿好防护服,队员们互相检查,调整防护面屏的角度,检查衣领的角度,确认防护完好后,我们轻轻碰了下手背。去年至今的核酸采集任务中,我们大家多次合作,战友间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皆可传递。七点半钟到达检测台,再次检查桌面物品配置情况,八点钟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全员核酸采集,多轮的核酸检测,熟练的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志愿者,还有老百姓,他们熟练地、张嘴、脱口罩。偶尔有咽后壁暴露不好,或者是小朋友害怕,我们会暂停一下,引导对方张嘴、压舌头,或是鼓励小朋友勇敢点。一个个的规范采集,换得一声声感谢。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穿着防护服,我感到特别的沉闷,呼吸特别困难等情况,但我知道我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直到采集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脸上、手上汗津津的,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深吸一口气,顺畅呼吸的感觉太好了!
采集工作结束后,我坐在回酒店的车上,往窗外看看这爽爽的贵阳城,看看我们这美丽的家园。我相信在我们所有抗疫人员的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下,疫情的阴霾终会离我们而去。(吴邦倩)
2022年9月24日 天气 阴
今天去进行核酸采样的地方是一个高风险封控区,云岩村,早上6点公交车载着我们很快就到达了云岩村坡脚,云岩村是一个流动人口的村寨,坐落在一坐山上,我们随工作人员一直从山脚走到山顶,到达目的地所有队员都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到达村委会我们立即开始采集前准备,穿防护服,物资领取准备。
今天的采集不像平时有固定点位和采集台 因为是封控区我们只能入户或者在楼栋门口进行采集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了今天采集工作,我们没有采集台,没有凳子,路边就是我们的工作台,由于这个小区特殊性我们是流动性采集,一栋楼距离另外一栋楼需要爬坡上坎,就这样我们穿梭在整个村落,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很快大家就结束了今天的采集任务。
下午1点左右接上级通知我们住天怡豪生的所有队员全部转移到其他酒店。天怡豪生所有工作人员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会,这分钟我是否感觉我们顺利了,马上可以回家了。随着大部队我们转移到了新酒店,来到新酒店大家心情都比较愉快,这里环境非常空旷舒适。今天非常累,下来腿脚酸痛,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努力贵阳疫情早日消散。明天继续加油!(罗飞)
2022年9月30日 天气 晴
今天是在金沙县采样的第二天,在漆黑风景中,我们于5点起床,5点40出发,到达采样点后,穿好防护服后,一切准备就绪下,于7点准时开采。在马路一侧,可以看到已陆续有百姓在排队了,他们保持规定距离,有序安静的排队,采完核酸后还不忘跟我们微笑道谢,而且采完核酸后也是井然有序的离开,未有人逗留。期间,让人感动的是,当地百姓为减少我们上门采样负担,家属将那些行动不便的人用轮椅推到采点以便我们实行核酸采样。当然,对于实在不便来到采点的居民,我们医护人员依然毫不犹豫的上门服务。今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骑着小摩托入户采样,有些街道没有能开车行驶的路,我们就走路去,在太阳炙烤下,虽然大汗淋漓,但每完成一户人家的上门采样,心里非常高兴,便忘记了劳累之事,而且,对于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我们会迈过田埂直接到地里给他们采样,也害怕耽搁清晨百姓的劳作时间,因为天气太热,他们一般是清晨劳作。寨里的百姓很善良朴实,当我们采样完成后,他们有的会赠送家里的吃食,起初我们委婉拒绝了,但他们实在是盛情难却,有时候就很感动的接受这份心意了,甚至有的父老乡亲还送我们到马路边来,这种上门采样,让我感觉像是回家那般亲切十足,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回家相迎,离开相送,让人难以忘怀。
采样结束后,公交车司机已来到马路边接我们,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尤为迷人,四面环山,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其中,整个一幅画,就像身处仙境般悠然自得,待雾气散去后,青山浮现,郁郁葱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内心就像蘸了蜂蜜一样甜,因为身处故乡。虽然回归家乡,却不能回家看看,就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般,但家人很理解我,在国家人民健康和利益面前,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家人也安慰我,好好奔赴一线,家里一切都好、莫担心之类的话语!我相信,在我们大家风雨同舟、抗疫共济的努力下,疫情会像云雾一样散去,我们终将也会迎接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那一日,彼时,欢迎大家尽情畅游我的家乡一番,欣赏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借此,为迎接祖国生日,欲以“一轮红日耀东方,十里神州着盛装,万众同心圆国梦,河山遍地更辉煌”祝福伟大的祖国山河无恙、繁荣昌盛!(欧莉)
(稿件来源:黔东南州中医医院)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啊啊辑:魏小林
二啊啊审:毕啊锋
三啊啊审: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