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路上的8朵怒放玫瑰 ——记旧州镇中心卫生院援“筑”援“毕”八名逆行者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0-04 浏览次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袭击贵州大地,根据上级指令,旧州镇中心卫生院八名逆行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主动请缨;她们明知危险,却知险而上;她们冲锋在抗疫一线,加班加点,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初到贵阳已是凌晨,经过短暂的休息,她们就投入了工作,两人一组,她们被分配到不同的站点,虽然站点不同,但工作性质一样,都是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采集人员穿好防护服后,常常连续七八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衫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操作却要眼疾手快不曾停歇,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虽然没有人要求她们必须这样做,但她们认为工作就应该精益求精,该付出的就要付出,该克服的就要克服,这是一种自觉。
张海伦主管护师,她的孩子今年高三,就读寄宿学校,虽然她会错过与孩子回家团聚的时间,她还是毅然选择加入核酸采样队。她说:“2020年的疫情,我看到医院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支援一线,不怕苦,不说累,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入党时我曾许诺,我要像党员一样冲锋在前,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履行诺言,起带头作用。”在核酸采样队中,有一名党员,她叫王买秀,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接待通知时还在参加岗前培训,但她坚定说:“作为共产党员,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就是要顾大局,讲奉献。” 立即向组织部报备、向党校领导请假积极投入战斗。手术室护士马仲兰,有个一岁多的小朋友,孩子年幼无知,妈妈出征前对着她说“再见”孩子笑眯眯的对着妈妈挥手时,眼泪已在她眼眶打转。还有门诊、公卫科、内科护士莫晶、廖启梅和朱永玲,她们都是孩子的妈妈,大的才7岁、小的也才上幼儿园,最是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可她们毅然决然选择了出征。她们的爱人有的是公安干警、有的是政府干部、有的是自愿者、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也都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用行动支持着彼此的信仰。队伍中还有两个未婚的小姑娘,刘玲云和李应宇,她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援筑援毕医疗队,她们一边工作一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竣,我们年轻,我们上”她们说道。这支由8人组成核酸采样帼国英雄,在疫情战场上哪里需要冲向哪里,她们顶高温奔赴各个采样点。在不同的站点、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场所都留下她们靓丽身影。
初秋9月贵阳,乍暖还寒,气温反反复复,前几天20多度,一下子降到几度,采样队员们穿着薄薄的防护服,戴着薄薄的塑胶手套,每采一人就要用冰冷的消毒液反复消毒双手,二十几秒就完成一次采样,这看似简单的工作,每班需要重复几百遍,甚至上千遍,手脚都冻僵了。高温天气一套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顺着头发向下流,模糊了双眼,湿透了衣服,即使如此,没有哪个队员说一句“太热或太冷或太累”,有的只是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
面对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有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最后把“气”都撒在她们身上,一句“理解”就吞下了所有委屈,因为她们知道,在病毒面前,他们害怕又无助,难免会闹情绪。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她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但因职责所在,她们克服恐惧,忍受严寒酷暑,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用使命与担当守护着贵阳人民、金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没有黑夜不会过去,没有黎明不会到来,疫情面前,她们毫不退缩、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务工作的担当和甘于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她们以一袭白衣,践行初心和使命,让城市有光、山河无恙。
(稿件来源:旧州镇中心卫生院 张海伦)
实习编辑:王瑾瑜
编啊啊辑:魏小林
二啊啊审:毕啊锋
三啊啊审: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