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疫情,同心共谱青春“白” ——开阳卫健系统第二批援助南明区抗疫工作总结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2-10-03 浏览次数:
2022年9月,筑城贵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整个贵阳,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闻令而动 集结出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旗帜彰显担当!“贵阳告急”,“开阳收到”。接到命令,开阳县卫健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快速从开阳县人民医院、泰和医院、光正医院及南江乡卫生院4家单位共抽调50人,组成的援助南明区的医疗队伍,于9月3日火速奔赴贵阳。
50人组成的队伍,瞬间就形成了一堵墙,里面有70后的大哥哥、大姐姐;有80后、90后的青年骨干;还有00后的小青年。大家感觉不到年龄的差距,感受到的只是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决心。
核酸采集 勇往直前
当天达南明区的第一站:疫情的重灾区的花果园,到了花果园Q区,所有人的心灵都被震撼了,在新冠肺炎联控的第一线阵地,到处可见来自各兄弟市、州的医务工作者、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他们步履匆匆,忙而不乱,逆行在楼群巷口。开阳医疗队服从省市联控统一调度,到达小车河延都居委会已经是晚上十点,队员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完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后,迅速规范的穿上防护服,整装待发。队员们卯足了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早战胜疫情,还大家一个车水马龙、烟火味十足的贵阳城,在这次大考面前,交出一份合格试卷。
队长田应凯一声令下,50人快速达到指定点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伯伯,请您把口罩摘下来,张大嘴巴,憋住不呼吸”;“小妹妹,尽量放松,不要紧张,头后仰,保持深呼吸”。这是开展核酸检测时的真实写照。从深夜十一点到次日清晨七点,所有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夜苦战,早已疲惫不堪,到处可见席地而卧的“大白”。
接下来的10天,开阳医疗队一直都在花果园核心区域进行核酸采集工作。苦、累并快乐着,一幕幕暖心的瞬间在各个核酸采集点上演。深夜在花果园的兰花广场热情主动帮我们协调乘坐到酒店车辆的领导,虽然不知你的姓名,但是不会忘记你发光的样子。没有导演,没有剧本,不需彩排,你我都是主角。这就是一线有你,身后有我,最美“疫”线逆行者与每一个“你”的双向奔赴。
入户采集 毫无怨言
开阳医疗队的第二站是沙冲街道办。从9月13日到9月20日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采集工作,因市里统一部署全员核酸采集,通常都是深夜2到3点才接到采集任务,消息一在微信群里发出,大家纷纷回复收到。队员们各自调好闹钟,闻声而起,简单洗漱,吃过早餐,乘坐定制的公交奔赴沙冲。到达各点位大家明确分工,快速着装,开始新的一天工作,重复一个动作至少500次以上。一天下来,整条胳膊和肩膀已经酸痛不已。脱去防护服,每个人的脸上出现一道道深深的勒痕。
长时间佩戴口罩,两侧挂绳勒的耳朵又痛又烫。比起入户采集核酸,这些都不算啥,沙冲位于贵阳的老城区,步梯楼房居多,需要入户采集核酸的居民多为年事已高、身患重疾,长期卧床的人员居多。每次穿着厚厚的、密不透风得防护服,艰难的爬着一个个台阶,大口大口得喘着粗气,拖着两条灌铅似的双腿穿梭于居民楼,在你抬手进行采集核酸的一瞬间,汗水正顺着你的胳膊向下流淌。医疗队伍中的9名男生非常的绅士,这种苦力活他们都会抢着去做。这个过程,用他们自己的话描述:“每次入户采集过程中,自己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如此艰辛痛苦过程,他们却毫无怨言。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实力行动践行自己的本色——平凡英雄。这样的工作持续了整整7天。
爱的洪流 贵阳温度
第三站:兴关街道办,从9月21日到9月30日,每天进行全员三分之一的核酸采集工作。每天清晨到达兴关街道办,开阳医疗队50人很快化整为零,被各个点位长带走,奔赴各自的工作点,期间更是发生许多件暖人心扉的小故事。陈亚,我们队伍中比较活跃的90后,9月22日她,王河匀和李丽一行3人完成林城花都核酸采集后,收到该小区一位孩子的感谢信,信上彩色的图画、稚嫩的字迹、充满童真和温暖的话语,模糊了大家的双眼。
队长田应凯为保障大家的生活和安全,在整个援助过程中对大家事无巨细、件件上心,时时为大家着想。同时医疗队也多次收到社会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及南明区政府捐赠的物资,比如:省医月饼、红糖姜枣茶、布鞋、外衣、卫生巾、洗发水……,这些凝聚成一道大爱的洪流,于平凡处见真情,于危急时显担当,在战役中传递城市温暖。
从9月3日到9月30日,开阳医疗队50名队员共完成核酸采集任务33万多人次。在贵阳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践行初心和使命。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一座城,一条心,一起抗;拧成绳、办大事、渡难关。
这群普普通通“大白”,他们小小的身躯,却爆发出大大的能量,他们用自己的初心与坚守驱散疫情;用责任和担当共谱青春最美华章。在爽爽贵阳的抗“疫”战场上散发出星火一般的光与热,用平凡和奉献书写不平凡的战“疫”故事。
(稿件来源:开阳县人民医院 张莉)
实习编辑:向 烨
编 辑:魏小林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