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面部创伤小伙获“巧手”修复,这波操作很“靠谱”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
一面锦旗,一段医患情深。10月27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上演温馨一幕,29岁的罗先生将印着“视病人如亲人 弘扬医德医风”的锦旗,郑重交到救治他的外一科医疗团队手中。17天前,一场车祸让他面部严重受伤,而医护人员用精湛技术重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10月10日中午,车祸后的罗先生被紧急送至医院。病历显示,其左额部有长达3.5厘米的不规则创口,深达额骨,眉弓处2.5厘米撕裂伤,左眶上神经与动脉完全断离,面部多处挫伤。“伤口深、污染重、神经血管损伤,对年轻患者的面部功能与外观都是严峻挑战。”主刀医生徐正坤告诉记者,这类损伤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面部感觉永久丧失或明显疤痕。
手术团队决定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修复。医生使用比头发丝更细的9-0可吸收缝合线,依次吻合眶上动脉与神经。直径约0.3毫米的血管在显微镜下被精准对接,确保血运重建与感觉功能恢复。整个手术出血量仅2毫升,时长1.5小时。“我们采用皮下减张缝合技术,用6-0美容线精细对合皮肤,最大限度控制疤痕生成。”管床医生周德云表示,团队在修复功能的同时,将美学理念贯穿始终。
“术后换药时,他总下意识避开镜子。”护士长回忆,护理团队特意每日记录伤口愈合情况,通过图像对比帮助罗先生建立康复信心。第四天拆除引流条时,他终于说出:“好像比想象中好很多。”
术后复查显示,罗寿钰额部触觉基本恢复,面部外观改善显著。“医护人员缝补的不仅是伤口,更是我对未来的期待。”他说。
“3厘米的伤口,1.5小时的缝合,守护的是患者一辈子的笑容。”徐正坤医生表示,显微外科技术让精准治疗成为可能,而人文关怀则是医疗不可或缺的温度。
这面锦旗背后,是现代医疗技术精准触达患者需求的生动缩影。在医疗技术精准触达生命需求的今天,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一科,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用技术治愈伤病,用关怀抚慰心灵,正是科室医患关系的深刻诠释。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