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 ——锦屏县人民医院以“小举措”构建为民服务“大格局”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公立医院作为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也是党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锦屏县人民医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小举措”为切入点,构建起为民服务的“大格局”,探索出一条符合县级医院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政治引领,小机制保障大方向
医院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医院治理全过程。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动态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2024年共召开党委会36次,审议“三重一大”事项260项,每周定期召开党政班子沟通会,有力保障了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党建入章”明确党组织在医院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优化设置行政医技、内科系列、外科系列等党支部,实现无超50名党员的大支部目标。以科室为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模范岗27个,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疗业务各环节。特别印发《党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制度》,明确党支部在内设机构重大决策中的参与机制,在业务发展、人才引进等关键事项上充分听取支部意见,切实把好政治关、医德关。

二、文化聚力,小关怀激发大能量
文化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医院注重将红色文化、医德文化与家园文化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具有锦屏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深入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双培养”机制,临床医技党支部书记均由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担任。2024年完成“双培养”4人,共有37名党员发展为业务骨干,实现党建与业务人才的良性互动。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将意识形态、医德医风、家风教育等内容纳入常态化培训。2024年组织先进模范事迹学习2次,编印医德医风“好声音”宣传栏12期。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和党史学习,弘扬优良传统。
在关心关爱职工方面,医院将关怀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慰问。建立党政班子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本土硕士研究生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切实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家园文化”有效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三、服务创新,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一系列便民惠民的小举措,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设立便民门诊,优化就医流程。自2024年8月起,在门诊大厅设立便民门诊,安排高年资、高职称医师坐诊,为慢性病患者和单纯购药群众提供快速诊疗服务。通过合理分流,实现手机端与自助机缴费,有效缓解就诊资源占用问题。截至目前,便民门诊已接待患者33308人次,减免诊查费233156元,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开通特需药品采购通道,解决用药难题。针对特殊患者需求,建立严谨而高效的服务流程。2024年共代购药品146人次,切实回应患者期盼。
组建家庭医师服务团队,延伸医疗触角。针对县域内15个乡镇的大病、慢性病患者就医不便问题,医院组建7支家庭医师团队定期下乡服务。2024年以来,派出医务人员118批次、524人次,开展大病随访、义诊巡诊,入户走访大病患者2154人次,管理慢病患者781人,义诊904人,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健康进农家”。

四、帮扶共建,小支点撬动大发展
医院紧抓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机遇,以外部优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州医院两批共26名专家进驻后,率先强化班子建设,深度参与医院管理和临床业务,健全党委议事规则等58项制度,推动管理走向精细化、科学化。
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白内障手术、介入治疗等78项新技术落地,新建康复医学科等6个临床专科,助力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5个专科成功立项省级重点专科,妇产科、急诊科等3个专科立项州级重点专科,超声科、儿科等7个专科申报州级重点专科,实现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双提升,患者县域内就诊率显著提高。
五、协作联动,小纽带连接大资源
医院积极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依托佛山禅城区帮扶资源,聚焦学科短板与群众需求,借力佛山专家开展血管外科修复、冠脉介入等21项新技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23项,惠及患者超6500人次。
三年来,累计28名专家通过“一对三”师带徒、手术带教等模式,培养本土人才2000余人次,实现“技术留得住”。专家帮扶聚焦骨科、康复、微创介入、血管外科、重症超声、无痛内镜和创伤中心建设,累计诊疗1.85万人次,开展手术示教265台,推动大病救治能力持续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东部优质医疗资源。

六、结果互认,小共享实现大效益
医院党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要求,将其作为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搭建信息平台,夯实互认基础。充分运用黔东南州三级远程会诊平台和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医院HIS、PACS、EMR系统已全面上线并实现数据共享,医生可调阅患者在外院检查检验历史,为结果互认提供技术支撑。2024年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4890例、检验检查61698项,有效避免重复检查,节约医保基金,提升诊疗效率。
明确互认标准,保障医疗质量。严格遵循国家及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互认项目清单与技术标准,优先对稳定性好、高值高频项目予以互认,目前每月为患者提供互认项目超7400项。同时强化质量控制,积极参与省级室间质评,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对因病情变化确需复查的情形,完善沟通机制,保障患者知情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锦屏县人民医院的实践表明,坚持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将党建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未来,医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以党建引领医院文化,以文化凝聚发展合力,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

(来源:锦屏县人民医院 吴水平)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