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治病” 到 “管健康” 贵阳中医药集市让 “药食同源” 走进百姓生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原来金银花又叫‘忍冬’!通过这次中医药集市,才晓得中药材里都是宝,我们平时生活都用得上,而且在他们(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中医科医务工作者)的这种专业科普之后,更要好好在日常之中去运用!”10月22日下午,在筑城广场举办的2025年贵州省中医药文化贵阳集市上,一位阿姨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展位前,一边学着制作艾灸锤,一边开心地说道。

古籍诵读搭配古典舞,中医节目惊艳开场
活动一开始,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中医科的医生们,就以一场自编自导的《中医古籍诵读 古典舞》表演惊艳全场。当《黄帝内经》的经典篇章,伴着舒缓的古乐与飘逸的水袖舞徐徐道来,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原来中医经典可以这么美!”
陈一主任谈变化:老百姓开始用“五肾入藏”规划饮食
“和去年相比,我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对中医的理解,从‘治病’转向了‘管理健康’。”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中医科主任陈一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特别提到一个细节:“现在不少老百姓会主动了解中医药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像是用‘五肾入藏’的原则调理饮食,从根本上开始提升自己的养生意识。你看,我们展区展示的金银花,大家以前只知道是‘凉药’,现在明白了它又叫‘忍冬’,和另一种药材是同根生——这种认知的深入,让中医的医理药学真正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另外,陈一主任还分享了一个暖心故事:“去年在我们的中医集市活动上,有位老爷爷在展区了解到‘香菇粥’对健脾养胃有不错的作用,他就回去喝了半年。今天爷爷也来了,还特地来告诉我们,他脾胃好了很多。刚才又请我们给他把脉看诊,说是要继续用这种舒服的方式坚持调理。”陈一说,这正是“药膳同源”理念的生动体现,“让中医药走进老百姓的餐桌,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义诊 体验:艾灸锤现场教学,药膳免费尝
活动当天,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中医科的医务工作者们还为市民提供免费义诊,并现场教学制作艾灸锤。“自己做的艾灸锤,回家敲敲肩颈、揉揉穴位,特别实用!”现场正在制作艾灸锤的王女士笑着说。
另一边的展位前还排起了品尝药膳的小长队。“我们这次准备了多款适合秋季的养生茶饮和膳食,用来给大家免费品尝,让大家了解药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刚才还有好几个市民说我们养生奶茶好喝又健康,要去我们医院开方,自己回家做来喝。”中医科的一名医护工作者告诉记者。
中医人的责任:让文化瑰宝继续闪耀
据悉,本次“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以“食药甄品、膳美贵州”为主题,汇聚全省16家医疗机构及16家企业,通过文艺展演、健康义诊、药膳品尝、养生功法教学等互动形式,让市民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谈及参与此次活动的收获,陈一主任感慨道:“中医药不只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财富。作为中医人,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我们要身体力行,让这份文化瑰宝继续闪耀。”
(供稿: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