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总疼?别忽视!这些常见腹痛原因你需要了解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2 浏览次数:
腹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不适,但很多人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却不知道不同位置、不同特点的腹痛,可能藏着不同的健康问题。有的腹痛是肠道“闹脾气”,有的却可能是肝胆、胰腺甚至全身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反复出现或持续不缓解的腹痛,更需要重视。了解常见的腹痛原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首先要知道,腹痛的位置很关键,不同部位的疼痛往往对应不同器官的问题,比如上腹部疼痛多与胃、十二指肠、胰腺相关。最常见的就是胃部疾病,像慢性胃炎、胃溃疡,疼痛多在左上腹或中上腹,通常在进食后加重,可能还伴有腹胀、反酸、嗳气,这是因为食物刺激了受损的胃黏膜;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常表现为空腹时疼痛,比如凌晨或两餐之间,吃点东西后疼痛会缓解,这与胃酸直接刺激十二指肠溃疡面有关。如果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要警惕急性胰腺炎,这种疼痛往往像刀割一样,可能放射到腰背部,多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有关,需要及时处理。
下腹部疼痛则更多涉及肠道和泌尿系统,比如肠道疾病中的肠易激综合征,疼痛位置不固定,可能在左下腹或脐周,疼痛程度时轻时重,排便后多会缓解,还可能伴有腹泻或便秘,情绪紧张、吃了生冷食物后容易诱发,根据《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20年)》,这类腹痛多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没有器质性损伤,但会反复影响生活。如果下腹部疼痛伴有黏液脓血便、发热,要考虑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炎症主要累及结肠,疼痛多在左下腹,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减轻,但会反复发作,长期不干预会损伤肠道功能。此外,急性阑尾炎也是常见的下腹痛原因,疼痛一开始可能在脐周,后来会转移到右下腹,还伴有压痛、反跳痛,同时可能出现发热、恶心,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避免阑尾穿孔。
右上腹疼痛则要关注肝胆问题,比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疼痛多在右上腹,尤其是吃了油腻食物后会加重,因为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结石摩擦胆囊壁或堵塞胆囊管就会引发疼痛,疼痛还可能放射到右侧肩背部,有时会伴有腹胀、恶心。如果右上腹疼痛伴有皮肤、眼睛发黄,可能是胆管结石或胆管炎,胆汁排出受阻导致黄疸,同时可能伴有发热,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处理,避免胆汁淤积损伤肝脏。
除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也会引起腹痛,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疼痛多在腰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像“拧着疼”一样,还可能放射到下腹部或会阴部,同时伴有血尿、尿频、尿急,这是因为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划伤尿路黏膜导致的。女性朋友还要注意妇科疾病,比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引起的腹痛多在下腹部,伴有发热、白带增多、异味;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常表现为经期腹痛加重,疼痛可能放射到腰骶部,还会影响月经周期,这些情况需要结合妇科检查才能明确原因。
还有一些腹痛可能与全身因素或生活习惯有关,比如腹部着凉后,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会出现阵发性腹痛,热敷或喝些温水后多能缓解;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也会导致功能性腹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没有明显的器官损伤,但会反复出现,调整情绪、规律作息后会有所改善。另外,某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引起腹痛,比如长期服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痛、腹泻,停药后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症状多会缓解。
需要提醒的是,腹痛的原因复杂,不能仅凭自己的判断随意用药,尤其是持续不缓解、疼痛剧烈,或伴有发热、呕吐、便血、黄疸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腹部超声、CT、胃肠镜、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生冷辛辣食物,注意腹部保暖,保持良好的情绪,这些都能减少腹痛的发生。记住,重视腹痛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肠胃健康。
作者:陈万伟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