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内分泌管家”的异常信号,别等生病才重视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

最近总没力气、睡不好,体重还莫名变了?”“明明没吃多少,血糖却偏高?”很多人以为这些是“累出来的小毛病”,其实可能是身体里的“内分泌管家”在报警。内分泌系统就像“隐形调节器”,掌控着激素分泌,一旦失衡,会牵出甲状腺、血糖、代谢等一系列问题。学会识别这些异常信号,才能早干预、少遭罪。

先搞懂:内分泌系统,管啥的?

简单说,内分泌系统由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腺体组成,它们分泌的“激素”就像“传令兵”,调控着身体的代谢、生长、睡眠、情绪等关键功能。比如: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管新陈代谢;

胰腺分泌胰岛素,管血糖稳定;

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管压力调节和能量供应。

一旦某个腺体“偷懒”或“过度工作”,激素失衡,身体就会发出“求救信号”。

划重点:5大常见“内分泌警报”,别忽视

1. 甲状腺“罢工”信号:怕冷/怕热、体重异常、情绪极端;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引擎”,它出问题,身体会先“失衡”:

甲亢(激素过多):总觉得热、爱出汗,吃得多却体重下降,心慌、手抖,容易烦躁、失眠;

甲减(激素过少):怕冷、手脚冰凉,吃很少也发胖,没力气、总犯困,情绪低落、记忆力变差。

尤其女性、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若出现这些症状,建议查“甲状腺功能五项”,早发现早调理。

2. 血糖“失控”信号:口渴多尿、吃得多还饿、伤口难愈合

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是“控糖钥匙”,一旦钥匙“失灵”(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血糖就会升高,早期信号很明显:

每天喝很多水(超过2000毫升),还是觉得渴,排尿次数也变多(尤其是夜尿);

刚吃完饭没多久就饿,吃得多体重却没涨,甚至下降; 手上、脚上的小伤口,几天都不结痂,还容易感染。

这些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早期的表现,尤其是40岁以上、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每年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很关键。

3. 代谢“紊乱”信号:肚子变大、血脂高、血压异常

内分泌失衡会直接影响代谢,最典型的是“代谢综合征”,信号常扎堆出现:

肚子越来越大(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四肢却不胖; 体检发现血脂高(尤其是甘油三酯高)、血压偏高,即使没吃太咸、太油也降不下来;

女性可能伴随月经不调(比如周期变长、量变少),男性可能有体毛变稀疏、精力下降。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调整饮食(少高油高糖)、多运动,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心血管问题。

4. 女性激素“失衡”信号:月经乱、长痘多、情绪起伏大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掌控女性月经和生理周期,失衡后信号很直观:

月经周期突然变乱(比如原本28天,突然变成20天或40天),经量忽多忽少,甚至闭经;

明明过了青春期,脸上还是反复长痘(尤其是下巴、额头),皮肤出油多,还伴随体毛变粗、变多;

经期前后情绪落差大,容易焦虑、抑郁,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痛、腰酸加重。

这些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的信号,年轻女性别不当回事,及时查“性激素六项”和妇科B超。

5. 肾上腺“压力大”信号:累到没力气、失眠早醒、血压波动

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能帮身体应对压力,但长期压力大,皮质醇会“紊乱”,出现:

每天都觉得累,明明睡够8小时,起床还是没精神,爬楼梯都觉得费劲;

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凌晨3-4点又醒,再也睡不着;

没做剧烈运动,血压却忽高忽低,还伴随头晕、心慌。

长期忽视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过敏,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冥想等方式减压,必要时查“皮质醇节律”。

守护内分泌:3个“日常处方”,比吃药更管用,内分泌失衡不是“突然发生”的,大多和生活习惯有关,做好这3点,就能帮“管家”减负:

1. 吃对:少“刺激”,多“均衡”

少吃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比如奶茶、油炸食品、腌制品),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多吃全谷物(燕麦、糙米)、优质蛋白(鸡蛋、鱼肉)和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帮腺体补充营养。

2. 动对: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瑜伽,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激素分泌,还能缓解压力(帮肾上腺“松口气”)。别久坐,每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

3. 睡对:固定作息,别熬夜

内分泌系统有“生物钟”,熬夜会打乱激素分泌(比如让皮质醇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尽量晚上11点前睡,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别刷手机(蓝光会影响睡眠激素分泌)。 

内分泌系统的“警报”往往很温和,容易被当成“小毛病”忽略,但长期失衡会拖出大问题。记住:身体不会无缘无故“不舒服”,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别硬扛,及时去医院内分泌科检查,早调理恢复。守护内分泌,就是守护身体的“平衡密码”。

姓名:杨明俊

医院:德江县民族中医院

科室:内分泌科

项目领域:内分泌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