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要静养?答案:错。这份科学运动处方要收好!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
在抗击肿瘤的漫长道路上,很多患者和家属常陷入一个误区:“一定要静养,不能劳累,运动消耗元气。”于是,卧床休息成了常态。然而,现代医学与古老的中医智慧共同告诉我们:科学、适量的运动,不仅是安全的,更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良药”。
专业指导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驻黔专家徐媛媛主任
中医运动的四大原则
肿瘤患者的运动,关键在于“度”。切记以下四大原则,方能安全受益。
原则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从最简单的动作、最短的时间开始,如从散步5分钟起步,逐渐增加到15-30分钟。绝不强求,以“微微汗出,身心舒畅”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原则二:形神兼养,动静结合
运动不仅是肢体的活动,更要配合呼吸和意念。将注意力放在动作和呼吸上,达到身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动后能静,静后能动,方为最佳。
原则三:顺应天时,因地制宜
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季可早晨或傍晚运动,避开烈日;冬季则待日出后,在温暖避风处进行。天气恶劣时,室内活动是更好的选择。
原则四: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康复是场马拉松,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习惯,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
动什么?推荐给肿瘤患者的“中医运动处方”
以下运动温和有效,非常适合肿瘤患者。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2种长期坚持。
散步——最简单的“气血流通法”
方法:平地上轻松行走,步伐自然,呼吸平稳。可从每日10-1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
功效:和胃消食,舒筋活血,安全系数最高。
八段锦——经典的“脏腑按摩操”
方法:一套8个动作,如“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建议跟随视频学习,掌握要领。
功效:全面调理五脏六腑,尤其擅长调理气机,非常适合体虚患者。
太极拳——深沉的“移动冥想”
方法:动作如行云流水,强调意念引导、呼吸配合。可从简化二十四式开始学习。
功效:平衡阴阳,强健骨骼肌肉,改善平衡能力,并能显著缓解焦虑。
五禽戏——仿生的“养生智慧”
方法: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趣味性强。
功效:外练筋骨,内调脏腑,能针对性地锻炼不同部位。
呼吸吐纳——静中的“内在运动”
方法:坐或卧,放松身体。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时,腹部鼓起;口呼气时,腹部收回。呼吸深、长、细、匀。
功效:直接安神定志,补益肺肾之气,对于卧床或极度虚弱的患者尤为适用。
特别提醒与禁忌
运动虽好,但并非人人、时时都适宜。请务必注意:
何时不宜运动
白细胞/血小板过低时;
出现明显感染、发热时;
有出血或出血倾向时;
骨转移导致骨折风险高时;
治疗期间感到极度疲乏、恶心呕吐时;
病情不稳定,需绝对卧床时。
运动中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
心悸、心慌、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头晕、视物模糊;
身体某部位剧痛;异常出汗。
最重要的建议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请务必咨询您的主治医生和中医师。他们能根据您的具体病情、体质分期(如手术恢复期、化疗期、康复期)和治疗方案,为您量身定制最安全、最有效的“个性化运动处方”。
康复之路,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修行。放下“静养”的旧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让我们用温和而持久的运动,唤醒身体内在的愈合力量。这味“运动良药”,不苦口,却益身心,愿每一位勇者都能在动静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力量,走向更明媚的康复春天。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