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医检互认”让百姓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
“这CT片不用重拍了?能省200多块呢!”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平头镇村民龙先生攥着就诊单,看着医生在电脑上轻松调出他一周前在铜仁市人民医院的检查报告,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温暖的一幕,并非孤例,而是该院13453份检查检验报告实现互认后,万千百姓便捷就医、减轻负担的生动缩影。
一项好的政策,如何从“纸上”落到“地上”,关键在落实。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曾被担忧:“医生会不会用?能不能真用上?”为消除疑虑,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成立了以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靠前指挥,像拧螺丝般将责任层层压实。
该院范围内,3次集中培训夯实理论基础,300余次信息科远程“云指导”扫清技术障碍,100多次深入科室的手把手教学确保人人过关。从书记、院长到一线医生、护士,全员成为了互认系统的“明白人”。领导小组成员的辛勤付出,最终化作了诊室里流畅传输的影像资料。当急诊医生能瞬间调出发热患者的既往化验单,当产科医师轻点鼠标便获取孕妇的历次产检数据,技术支撑的力量,正实实在在转化为患者就诊时少等的那半小时,少跑的那几趟路。
“以前去市里大医院看病,光拍的片子就能装一大袋。”住院部的张阿姨如今翻看着手机里的电子检查单,脸上满是笑容。这改变的背后,是医院加大投入升级信息系统,全力打通医疗数据“高速公路”的结果。
78台工作电脑装上互认“加速器”,与包括铜仁市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在内的8家市县医疗机构联成“一张网”。数据在云端自由流转,打破了医院的“信息孤岛”。一位刚从碧江区转诊来的患儿家长,正为没带齐检查单而发愁时,医生已在系统内调出了其在市妇幼保健院的完整检验结果。“省了2小时来回车程,还少花了150块检查费。”家长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数据“跑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这张日益密织、覆盖城乡的医疗信息网络,正将优质医疗资源的阳光,均匀地洒进苗乡的千家万户。
互认工作不仅要靠自觉,更需制度保障。“扣1分绩效事小,耽误群众就医事大。”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医务科的督查表上,互认工作占15分考核权重,得分低于90分将面临严肃处理。每日的数据调度、每月的不定期夜查房通报,如同警钟,时刻提醒着每位医务工作者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规矩之中亦藏温度。对于确需重新检查的情况,制度要求必须先“问个为什么”,严格把握指征。病历系统中嵌入互认条款,方便医生随时参照执行。这种奖惩分明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体现的是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如今,医生们已习惯开单前先查询互认记录,患者们也欣喜地发现,“同样的检查不用再做第二遍”。这份坚守,早已化作百姓口中“信得过”的金字口碑。
如今,在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统计栏里,“13453”这个数字仍在不断跳动攀升,累计为患者节约金额已超过29151.7元。每一个跳动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家庭舒展的眉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从“双组长”领航到全员参与,从信息联网到制度兜底,松桃中医人用13453份互认报告有力证明:把百姓就医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就没有暖不了的心,解不了的难题。这条以数据互联互通助推医疗惠民的道路,正越走越宽广。
(本报通讯员 石乔清 侯桂平 熊小芳)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