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结束后,别忘了保护你体内的“生命港口”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

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的日常随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我的化疗都结束半年多了,身上的输液港一直没什么感觉,是不是可以不用管它了?”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一个需要正视的健康误区。对于经历化疗的肿瘤患者来说,治疗的结束是重获新生的开始,但体内的这个“沉默的伙伴”——输液港,其维护之旅却远未结束。这座曾经的“生命港口”,如果康复期被忽视,可能从保障变成隐患。

一、身体里的“精密港口”:为什么这么重要?

输液港,医学上称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个完全埋植于皮下的长效静脉输液装置。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约硬币大小的注射座(港体),通常埋置于前胸皮下;一根细长、柔韧的硅胶导管,其末端置于胸腔内的大静脉中。这种设计使其成为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线”。它不仅能承受反复穿刺,为长期的化疗、营养支持、输血及抽血提供可靠通道,更重要的是,它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避免了强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同时,因其完全埋植皮下,感染风险显著降低,患者日常生活如洗澡、游泳等基本不受影响,极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二、精准维护:您的“港口”需要定期养护

许多患者认为,治疗结束,输液港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危险的误解。输液港若长期闲置且不加维护,导管内部可能因血液返流而形成血栓,港体周围也可能发生潜在感染。维护的核心在于定期、专业的“冲管”与“封管”。

冲管:就像清洁管道,每次使用后,医护人员会使用足量生理盐水,以“脉冲式”手法冲洗导管,确保管内无药液或血液残留。

封管:冲管后,会注入封管液以保持导管通畅。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无论是使用生理盐水还是传统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都是安全有效的选择。您的医护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选择最适宜的方案。

三、核心指南:维护周期应遵循产品说明

关于输液港应该多久维护一次,公众甚至部分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一个普遍印象:“每隔4周必须维护一次”。但如今,部分品牌的新型号输液港,其维护周期在非使用期间可安全延长至3个月。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在出院时或下次维护时,主动询问并确认您所用输液港的品牌、型号及其说明书推荐的维护周期。

四、警惕信号:学会识别“港口”的求助讯号

除了定期专业维护,日常的自我观察同样至关重要。当您的身体出现以下迹象时,可能预示着输液港出现了问题,应立即联系医生:

局部变化:港体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不明渗液。

功能异常:输液时感觉阻力增大,或您感到同侧颈部、手臂出现肿胀、疼痛。

全身症状: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或寒战。

警惕血栓:若出现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需警惕是否发生肺栓塞(虽罕见但严重),并立即就医。

五、生活呵护:让“港口”与您和谐共处

在日常生活中,您无需对输液港过度担忧,只需稍加留意:

个人卫生:保持港体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即可,洗澡时避免用力搓揉该区域。

衣着选择:建议穿着柔软、宽松的衣物,避免对港体部位造成硬性压迫和摩擦。

体育活动: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温和运动。但应避免可能剧烈撞击胸部的活动,如篮球、拳击等。

就医告知: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任何影像学检查前,务必告知医护人员您体内有输液港。

六:结语:科学管理,为长远健康护航

化疗的结束,是您迈向康复新征程的里程碑。体内的输液港,是您在这场战役中忠诚的“战友”,它或许还在未来长期的随访、检查或治疗中继续发挥作用。请您像对待一位重要的朋友一样,给予它科学的关照。

请务必明确您的输液港型号,遵循产品说明书的维护周期和医嘱,并定期返回医院进行专业维护。

作者:占小兵、方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