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授牌 张月仁团队创新实践获省级殊荣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17 浏览次数:

10月15日,黔东南州总工会一行代表省总工会到麻江县人民医院,为张月仁团队举行“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工作室领衔人张月仁从州总工会领导手中郑重接过铭刻荣誉的牌匾,标志着麻江县人民医院在高技能人才引领与技术革新领域获得省级权威认可,创新平台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阵地,张月仁工作室能继续发挥“标杆”与“孵化器”作用,聚焦核心技术,勇攀创新高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张月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10月创建,依托医院心血管内科、麻江县高血压诊疗中心、血液透析室及介入导管室等科室,汇聚40余名高、中、初级职称专业人员,设技术攻关、传带帮教、优质护理三组,在省、州、县总工会的支持下稳步发展。

创建以来,工作室成效亮眼。制度层面,编订规章制度,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医护参与”格局,通过医院新媒体等平台刊发工作信息40余条,其中国家级媒体5条、省级32条,新华社APP刊发的胸痛救治报道浏览量超60万,打响工作室品牌影响力。技术与服务层面,工作室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其他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接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3万余名,成功解决多例疑难病例,常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手术与治疗,包括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术、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术、腰椎穿刺术、脑脊液置换术、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使患者重获健康,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推进“大病不出县”医改政策的落实,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工作室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首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实现3家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4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卒中单元或哨点验收,宣威中心卫生院还成为州内少数能开展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乡镇卫生院。社会效益方面,工作室助力医院升级中医馆、组建疼痛诊疗中心、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出“一号管五天”“免费中药茶饮”“中药代煎+同城免费配送”“四优四免一先”等便民举措;团队获群众感谢信7封、锦旗46面,更在州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为“健康麻江”建设培育大批医疗骨干。

此次授牌,是对张月仁及其工作室全体成员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麻江县人民医院将继续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广大医务人员立足岗位创新创造,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本报通讯员 欧清兰)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