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人民医院:“党建红”引领“天使白”,五维驱动绘就健康惠民新画卷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丹寨县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红”引领“天使白”,通过筑牢思想、组织、作风、廉洁、群众五大阵地,以“五维驱动”实现“五大提升”,丹寨县人民医院交出了一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答卷。

一是筑牢“思想防线”,凝聚发展“红色共识”。丹寨县人民医院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根”与“魂”,构建起“理论学习+业务融合+实践惠民”的三位一体机制。通过党委中心组领学、支部研学、“健康先锋”实践学及“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人心。医院搭建的“线上+线下”学习矩阵成效显著,不仅实现了线上平台100%注册覆盖和党员人均50学时以上的学习时长,更将党的创新理论从“文件语”转化为“医护语言”,从“会议室”延伸到“诊疗台”。这一系列举措催生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全院征集到“党建+业务”建议79条,已转化为15项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在患者表达的感谢(信/锦旗)中,直接赞扬医德医风与服务态度的占比达72.5%,充分体现了思想引领的实践伟力。

二是筑牢“组织堡垒”,夯实基层“红色底盘”。该院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融”为路径,建强“党委—党支部”组织体系。通过配强7名党委委员、实现28个临床科室党员骨干全覆盖、完成35名“双培养”人才储备、党支部书记“双带头”覆盖率100%等一系列举措,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这一坚实“底盘”支撑下,由党员科室主任带领的科室,年度考核优秀率达85.71%;经“双培养”成长的党员骨干,主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含州级2项、县级12项),组织活力澎湃迸发。

三是筑牢“作风堤坝”,锤炼实干“红色队伍”。该院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医疗服务全链条,通过设立27个党员示范岗,并建立以“医疗质量、医德医风”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扎紧制度篱笆。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教育整顿及800余人次的预防提醒谈话,强化行为约束。务实的作风催生了显著的医疗质量提升:主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率提升至85.78%,代表高难度技术的四级手术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59%,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7.86%,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分别达到99%和97%。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转化为年均40余封(面)的患者表扬信与锦旗,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底线与温暖人心的患者口碑。

四是筑牢“廉洁高地”,涵养清朗“红色生态”。该院着力打造“清风医院”廉洁品牌,依托药品耗材采购“阳光平台”“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群腐”集中整治等,筑牢反腐防线。坚持抓早抓小,组织全员100%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建立医德医风档案628份;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提醒谈话16人次,及时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廉洁建设的关键在于规范用权、合规运营,这一点在管好、用好人民群众“救命钱”的医保管理领域得到了集中体现。通过狠抓廉洁内控,该院在全州率先实现医保结算清单规范化填写全覆盖,并获评“贵州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省级培训基地”,获全国医院病历规范化书写大赛“团体规范病历奖”。风清气正的环境直接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与获得感,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用实实在在的“廉洁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

五是筑牢“群众阵地”,延伸服务“红色触角”。该院坚持“党建+民生”双轮驱动,让服务温度直达“最后一公里”。在普惠服务上,年均开展义诊20余次,惠及1.8万余人次;开设医养中心,提供“医、养、康、护、乐”“五位一体”服务,中心入住率60.80%,满意度达93%;全面推行床旁结算(68.5%缴费“零排队”)和“药盒墙”“科普码”等便民措施。在特色康复上,作为黔东南州县级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已帮助45名特殊儿童进行训练,其中4名成功回归普通学校。在精准救治上,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百医帮百村”,与108个村医构建卒中、胸痛救治网络,通过构建这条“生命绿色通道”,年冠状动脉造影数260余例,卒中中心DNT中位数缩短至33分钟。同时,建立24小时在线答疑群,累计解答1.2万条咨询,构筑了一座“全天候”的红色惠民桥梁。

(来源:丹寨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