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误食绣花针,医生妙手“捞针”急救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近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羽丰通过内镜手术从一位老年患者胃内取出一根3.2厘米长的绣花针,让老人化险为夷。

患者吴女士,饭后不久就感觉胃部疼痛愈发厉害,被家人送到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在了解病情并做好相关检查后,紧急为这名患者做胃镜检查,检查中发现有一黑色异物插在患者的胃窦前壁近幽门处,尖端已嵌入胃壁黏膜层,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终于取出这威胁生命的黑色异物。
“中午我们吃饭,不知道她怎么把这么硬的针吃进去了,现在想想太可怕了!” 患者的老伴站在病床边,始终觉得妻子吞进3.2厘米长的缝衣针实在不可思议。患者的老伴回忆说:老人在自家吃午饭时突然感觉喉咙有些不适,好像吃进去什么东西,但没有疼痛感,但饭后不久就感觉胃部疼痛愈发厉害。”随后家人带着老人来到医院就诊。
“当时我们CT检查发现,患者胃内有一根约3.2厘米的长条形尖锐异物,已经穿透胃壁。若不及时取出,异物将穿出胃壁进入腹腔,刺破血管引发腹腔大出血。”张羽丰主任介绍:“当时患者胃腔充满了食物,胃镜下视野极差,加大了操作难度。想要在食物的“海洋”里成功取出异物,那真是无异大海捞针。一般情况下,此时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取出异物了。”
为了尽快救治患者,避免外科手术创伤,消化内科主任张羽丰决定揽下这个“瓷器活”。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过硬的操作功底,张羽丰主任通过胃镜下反复冲洗寻找,整个手术过程只花了5分钟,成功发现了这根误入歧途的元凶,一根3.2厘米长的绣花针,并用专属器械缓慢将其完整取出,避免开腹手术创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出院时, 患者及其家人不停地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对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赞誉!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团队从患者消化道内取出的异物五花八门,有硬币、假牙、钢珠、电池、体温计、打火机、剪刀、戒指等,最多的还是骨头和鱼刺。在此,该科室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吃东西时最好细嚼慢咽,防止误食异物。若不慎误吞异物,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以喝醋、喝水、强行吞咽等方式自行解决,尤其是尖锐的异物可能会穿透消化道管壁导致邻近脏器、血管的损伤,或异物下行至小肠而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更大损害。
(本报通讯员 石乔清 龙琴爱)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