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肿瘤“发物”知多少,听听中医怎么说?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喝中药有什么忌口?”

“不吃药是不是也要忌口?”

“前几天吃了点海带,家人说这是发物,不能吃!”

这是许多肿瘤患者的疑问和担忧,那么真的有“发物”这么一说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发物”是什么吧,看看有没有科学依据?

“发物”的定义

中医“发物”并非指特定的几种食物,而是中医理论中对具有“发动、发散、诱发”特性食物的总称,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的食物,通常与患者体质和病机(如寒热、虚实、痰湿、瘀毒)密切相关。

历史溯源

明代医学专著《外科启玄》中有记载:“凡疮疡初愈,忌食鸡鹅羊肉等发物”。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鲙、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诸果、诸滑滞之物”。中医将食物划分为“四气五味”,“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当食物的这些特性与患者当下体质或疾病性质相冲突,且身体无法自我调节时,就会产生"发"的作用,所以吃药或者手术后、有外伤、疮疡、皮肤病时,就需要格外留意忌口“发物”。

肿瘤中的“发物”逻辑

肿瘤在中医学中属“癥瘕”“积聚”,由气滞血瘀、痰湿内阻、邪毒侵正引发,患者多呈“正虚邪实”,此时“发物”则可能加重病情。

常见发物分类

1.辛热类:如辣椒、羊肉、葱、姜、蒜、花椒、狗肉、白酒等。这些食物性多辛热、温燥,可驱散寒气,使血行加速,但如果本身体质偏热,当下患有热性疾病或本身有出血性疾病,则属于助热生,火上浇油,易引发口疮、咽喉肿痛、便秘、出血等问题。

2.腥膻类:如鱼、虾、羊肉、海鲜、蟹、鸡蛋、鹅肉等。这些食物多腥膻,易引动内风,诱发或加重一些皮肤疾病,如过敏、荨麻疹、湿疹、丹毒等。

3.滋腻类:如肥肉、奶油、饴糖、糯米等甘腻之品。饴糖、糯米原本是常见的补脾、治疗脾胃虚弱之品,但过甜过腻则会妨碍脾胃运化,助湿生痰。

4.寒凉类:如西瓜、螃蟹、凉茶、柿子。这些食物伤阳耗气,易致寒湿内停,削弱正气抗邪能力。

5.毒邪类:如发霉的花生等。霉变的食物含毒性物质,伤正气,这与现代毒理学相符。

6.滞气类:豆类、薯类、芋头、莲子、油糕等。这些食物多具有涩滞特性,脾胃虚弱的人多吃更容易胀气、不消化,影响气机运行。

常见肿瘤疾病的忌口及宜食

肺癌(肺积)

中医属性:多属“肺积”“痰湿壅肺”,多因肺气虚弱、痰湿内阻,或阴虚肺燥、热毒蕴结。

忌口:辣椒、肥肉、烧烤、香烟、酒精、加工肉类。

宜食:鲫鱼、鸡肉、鸭肉、蛋类、百合、沙参。

乳腺癌(乳岩)

中医属性:属“乳岩”“癖块”,多由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所致。

忌口:蜂王浆、肥肉、香烟、酒精、烧烤。

宜食:鸭肉、鸡肉、牛肉、蛋类、鳕鱼、玫瑰花、海带。

结直肠癌(肠痈)

中医属性:属“肠痈”“积聚”,多因湿热下注、瘀毒内阻、脾虚失运。

忌口:辣椒、肥肉、烧烤、加工肉类、香烟、酒精。

宜食:鲈鱼、牛肉、猪肉、鸡肉、蛋类、薏苡仁、山楂。

胃癌(痞满)

中医属性:属“胃脘痛”“痞满”,多为脾胃虚弱、寒湿内停或热毒瘀滞。

忌口:辣椒、霉变花生、肥肉、香烟、酒精、加工肉类、西瓜。

宜食:鸡肉、鲫鱼、鸭肉、蛋类、猪肉、茯苓、山药。

肝癌(肝积)

中医属性:属“肝积”“癖块”,多由肝郁脾虚、湿热瘀毒、气血失调。

忌口:霉变花生、肥肉、烧烤、香烟、酒精。

宜食:三文鱼、牛肉、鸡肉、蛋类、鸭肉、枸杞子、菊花。

食管癌(噎膈)

中医属性:属“噎膈”“痰瘀”,多为气滞痰阻、热毒内蕴、津亏食阻。

忌口:辣椒、烧烤、加工肉类、香烟、酒精。

宜食:乌鸡、鳕鱼、鸭肉、蛋类、燕麦、蜂蜜。

前列腺癌(癃闭)

中医属性:属“癃闭”“精亏”,多因肾虚湿热、气化失司。

忌口:肥肉、人参、鹿茸、香烟、酒精、烧烤。

宜食:兔肉、鲈鱼、鸡肉、牛肉、蛋类、黑豆、山药。

宫颈癌(带下病)

中医属性:属“崩漏”“带下病”,多为湿热瘀毒、冲任失调。

忌口:辣椒、肥肉、烧烤、香烟、酒精。

宜食:鸭肉、三文鱼、鸡肉、猪肉、蛋类、薏苡仁、荷叶。

胰腺癌(脾积)

中医属性:属“脾积”“黄疸”,多由脾虚湿热、气滞瘀阻。

忌口:肥肉、辣椒、烧烤、香烟、酒精。

宜食:鸡肉、鲫鱼、鸭肉、牛肉、蛋类、陈皮、茯苓。

卵巢癌(癥瘕)

中医属性:属“癥瘕”“血瘀”,多为气滞血瘀、湿热下注。

忌口:肥肉、烧烤、香烟、酒精。

宜食:兔肉、鳕鱼、鸡肉、鸭肉、蛋类、海带、赤小豆。

中医“发物”的致癌科学依据

1.直接致癌:酒精、香烟、加工肉类、霉变食物等与现代毒理学高度一致。

2.间接影响:肥肉、烧烤等高脂高温食物可导致炎症、肥胖发生,从而加重风险。

3.特定效应:蜂王浆(雌激素)、辣椒(刺激性)对特定肿瘤或治疗阶段有针对性影响。

总而言之,不是所有“发物”都需要忌口,要根据患者体质与疾病特点来具体分析,适当忌口。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