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育人才 “组团进修”强学科——三都县探索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新路径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将人才培养置于突出位置,以都江镇、周覃镇县域医疗次中心为核心枢纽,辐射带动周边一般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创新构建 “实地指导+进修提升” 双轮驱动发展机制,并开通进修绿色通道,推行“团队带团队、专业带专业”的组团式学科培养模式,为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

近日,在都江镇中心卫生院与周覃镇中心卫生院的诊室、病房里,专家们正在开展沉浸式带教:手术台上细致示教,讲解关键步骤;查房过程中分析病情,传授诊断思路;专题培训时解读最新指南,分享临床经验。这种基于真实场景的指导,针对性强、吸收快,让基层医务人员得以快速成长。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关键在于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板问题,三都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设计了一套“请上来”与“送下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
“请上来”即“进修提升”。三都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为基层骨干开通进修“绿色通道”,创新性地建立了“组团式”学科团队培养模式。让基层卫生院的业务骨干以“团队”形式,进入总院对应的优势专科进行系统进修。“送下去”即“实地指导”。每月选派不少于30人次的优势专科帮扶专家和业务骨干定期到都江镇、周覃镇中心卫生院坐诊,不仅是去看病,更是去“教书”。

“县医院的老师下来之后,技术方面我觉得进步了很多。以前我们一天可能有两三个病人,现在都有七八个病人,赶场天差不多有二十个病人,现在南片区的病人也都会来我们这边。”周覃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负责人彭政柳说。
“通过我们这个科室共建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医共体分院诊疗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合理整合和优化我们县医疗资源的配置,扎实推进县乡一体化的管理,将我们医疗改革持续地推进,保障我们群众能够就近看病、看好病的需求。”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口腔科副主任覃秋莎说。
“专业带专业、团队带团队”的模式旨在为基层医院培育成熟的学科团队,而不仅仅是单个技术能手。进修人员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深入学习总院各科室的管理经验、质控标准、服务流程和团队文化。他们学成返回原单位后,将成为一颗颗“种子”,带动整个科室乃至卫生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2024年8月至今共派出12人到上海、广州、遵义、州中医院、医共体总院学习,总院下派现场指导专家40人,线上指导100余次,我们由0到1的突破技术也有很多,能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看好病。”三都县都江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陈章莲表示。
“现在医院条件越来越好,医生的态度也好,对于我们来说这里也近,就在家门口很方便我们,很满意。”都江镇柳江村村民陆廷配说。
(本报通讯员 张俊峰 李荣发 周忠权)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