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高位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 谱写民族医药发展新篇章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
在国家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指引下,铜仁市凭借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与深厚的少数民族医药底蕴,成功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发展试验区。8月22日,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李作勋出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敬杰,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出席大会并讲话,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领导参加。会上为9个民族民间中医传承工作室集中授牌,给9名中医药传承乡土人才颁发了证书,标志着这场激活民间中医药活力、深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全面启动。通过会议,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市卫生健康局锚定“发掘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核心主题,以“破难题、创举措、走新路”为总要求,高位推动、精准发力、实干笃行,让中医药在黔东大地焕发蓬勃生机,成为守护群众健康、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制度根基。试验区获批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将其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卫健牵头、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市卫生健康局迅速行动,党组书记熊明、局长段绍华带队分赴松桃、石阡、江口、德江等重点县区开展调研指导,实地摸清基层中医药发展底数,现场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各县(区)迅速跟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其中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奕辉两次深入县中医院,专题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逐项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市级层面明确由市卫生健康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多部门协作,市、县两级按照中医药工作“专人抓、专业管、闭环推”的方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闭环机制。先后印发《铜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铜仁市促进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细化8大类22项具体措施;市级财政从今年起计划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为试验区建设注入稳定“资金活水”,筑牢了制度与保障双重根基。
深化协同发展,完善服务体系。走进市中医医院新院区,现代化诊疗设备与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理疗室相得益彰,医护人员正对照“三甲”服务标准细化诊疗流程;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内,土家族医药特色诊疗区前患者有序等候,民族医药制剂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专注于“土家接骨膏”等传统配方的规范优化。目前,全市已实现县域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市人民医院等2家综合医院建有规范的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松桃苗医馆、印江土家医药门诊等20余个特色点位星罗棋布,构建起“综合医院强协同、中医医院树标杆、民族医药显特色”的多层次、全覆盖服务网络。
聚焦基层提质,推动健康惠民。在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中医馆,省级示范中医馆的牌匾格外显目,医师正为老年患者进行艾灸理疗,浓郁的药香与艾烟萦绕诊室;玉屏县中医医院“中医日间病房”里,患者做完针灸治疗后便可自行回家休息,医保报销比例与住院患者同等为75%以上,不收取床位费和治疗费,切实降低了就医成本。如今,全市183家乡镇卫生院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其中22家跻身省级示范行列。通过推行17个优势病种“中医日间病房”按病种付费,以及24个病种“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试点,仅2024年下半年就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超1300万元,让中医药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厚植文化底蕴,擦亮特色品牌。夜幕下的铜仁古城,“游古城・享康养”中医药夜市人气鼎盛。义诊台前,老中医一边号脉问诊、开具处方,一边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疑问。药膳摊旁,土家油茶、杜仲炖鸡、茯苓糕等特色药膳香气四溢,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品尝。广场中央,医师带领群众练习八段锦,动作整齐划一。以“梵净医馆”为核心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各种土家医药体验活动,年接待群众超10万人次。“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串联起生态茶园、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康养民宿,打造“中医药+饮食”“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康养”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从街头义诊到文化夜市,从诊室诊疗到康养体验,中医药文化已深度融入铜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松桃苗医馆、石阡仡佬民族医药夜市等相继推出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丰富品牌特色。这些扎根民族文化、贴近群众生活的场景,既让“药食同源”的理念走进三餐四季,让“经络养生”的智慧融入日常作息,更让“铜仁中医药”品牌在差异化发展中形成独特标识——从古城夜市的烟火气到民族医馆的文化味,从康养旅游的生态美到基层健康的服务包,每一处实践都在为品牌注入“文化 + 健康”的双重内涵,不仅擦亮了民族医药特色名片,更让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夯实了文化根基与群众基础。
中医药传承创新,铜仁步履坚实,民族医药挖掘,我们坚毅笃行。下一步,铜仁将紧扣主题,持续深化试验区建设,在资源保护、服务提升、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上再下功夫,让中医药与少数民族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发展提供“铜仁经验”、贡献“铜仁力量”。
(供稿: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宣传科 黄亚军)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