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晒太阳容易骨质疏松?专家:诱因远远不止这个。这篇防治科普值得收藏!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18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全身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使骨脆性增加,形成易发生骨折的状态。症状包括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甚至全身多种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均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对人体的危害显而易见,那么该如何科学防治?

 

专业指导: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全科医学科王娅主治医师

一、骨质疏松发病原因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可以影响骨代谢。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无法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细胞被快速分解、吸收,骨量下降且流失加快,骨骼中空隙增加,形成骨质疏松。

2.老年骨质疏松症

首先,老年人性激素减少,刺激破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其次,衰老过程中,会出现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等现象,导致维生素D缺乏,慢性负钙平衡等等,也会导致骨量及骨质的下降。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阶段,病因尚未明确。

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库欣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乳糜泻、减重手术)、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药物影响(如糖皮质激素、肝素、抗癫痫药、芳香化酶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等。

二、骨质疏松高发人群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骨密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人体在30岁左右达到骨量峰值,此后骨质流失速度加快,50岁后尤为明显。钙吸收能力减弱、成骨细胞活性降低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2.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量流失速度显著加快。

3.长期缺乏运动者:长期久坐、运动不足造成骨骼负荷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重建失衡。适量负重运动如步行、跳跃可刺激骨形成,反之则加速骨质流失。

4.营养不良人群: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摄入不足直接影响骨基质合成。钙是骨骼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长期缺乏会导致骨软化或骨质疏松。低体重人群因骨负荷小,骨密度通常更低。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者:这类药物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同时减少肠道钙吸收。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即可导致骨量快速流失,剂量越大风险越高。

三、怎么判断骨质疏松

1.临床症状

疼痛: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甚至全身骨痛,疼痛可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有抽筋、活动受限等症状。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压缩,进而引起脊柱畸形,如身高变矮、驼背等。

骨折:骨质疏松患者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如打喷嚏引发腰椎骨折等。

2.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特定指标评估骨活动程度,如25-羟基维生素D、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以间接反映骨质疏松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和骨折风险。

3.影像学检查

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DXA):是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金标准,能够准确测量骨密度,并与正常年轻人骨密度峰值进行比较,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CT检查: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细微骨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症与其他骨骼疾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定量超声检查(QUS):通过测量声波在软组织、骨组织、骨髓组织的反射和吸收所造成的超声信号的衰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风险人群的筛查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具有无创、简便、廉价等优点。

4.骨质疏松诊断

医生还可能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如指甲变软、牙齿松动、走路打晃等症状也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如果怀疑自己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四、骨质疏松的防治

1.食疗: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绿叶蔬菜等,高钙饮食可以补充钙离子,防止缺钙。此外,应忌烟酒、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的方法。

2.运动: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骨性代谢性疾病。运动对骨骼有刺激作用,肌肉相互牵拉产生的应力均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可提高骨的强度及生物力学特性;适当运动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雌激素的水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适当运动还可以调节骨代谢信号,有利于骨形成。常见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慢跑、跳舞、太极等。

3.药物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可采取药物补钙的方法,首选碳酸钙无机钙,也可选用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酸钙盐类成分的制剂补充钙质,同时适当服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而且维生素D能够作用于小肠粘膜与肾小管,从而促进磷与钙质的吸收,因此将钙制剂类药物与维生素D配合服用,不仅能够加速钙制剂类药物的吸收,还可以促进骨骼的钙化。

4.预防跌倒: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视力减退、步态异常、光线昏暗、路面湿滑、障碍物、卫生间未安装扶手等因素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选择合适的衣服鞋子、科学使用适老辅助器具、规律地锻炼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跌倒,减少骨折发生率。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