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专家团赴白云区人民医院开展交流座谈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

9月11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副院长龙海、张江萍带领该中心结核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麻醉疼痛科、普外科/创伤外科等专家团队10余人,赴白云区人民医院开展交流座谈。  

双方围绕传染病防治能力提升、专科共建、人才共育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标志着两家医院在深化医联体合作、提升区域传染病及重症救治能力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白云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袁华,副院长石勇健、饶亮等管理层及临床骨干参加交流座谈。

袁华介绍了白云区人民医院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深入推进人事与绩效改革,成功扭转困境。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和医疗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2023年11月,医院成功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目前已设立28个临床科室,逐步完善县级综合医院服务功能。

面对医疗资源密集的区域环境,医院坚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多发病、常见病及中医康复治疗,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袁华也指出,学科带头人不足仍是当前主要发展瓶颈。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副院长龙海系统介绍了该中心作为全省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资源优势和专科特色,尤其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

“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是基层防控的难点,我们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和实验室技术下沉,协助建立标准化筛查流程。”龙海还介绍,其老年病科、外科体系致力于补齐基层慢性病管理和外科技术短板,并邀请白云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赴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考察医养结合与传染病诊疗体系。

张江萍提出以“党建”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业务协作”为主线的合作建议,涵盖远程医疗,慢性病、感染性疾病等重点学科共建、外科协同,绿色转诊救治等。

她表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作为贵阳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牵头单位,已成立市级专家组,可协助白云区人民医院成为区域筛查“龙头”。双方可共同推进“筛查-诊断-管理-转诊”闭环,且慢阻肺医保报销具有优势,可降低患者负担。

张江萍强调:“深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是实现医疗资源提质扩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的关键路径,也是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白云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饶亮、石勇健分别从“科室层面” 打通纽带,再推进“院级协议”,探索“科室共建”或“托管”模式等方面提出务实建议。双方强调优先考虑患者利益:建立转诊绿色通道,避免患者“多头跑、重复查”,实现“大病不出区、复杂病精准转诊”。

双方协商,两家医院优先在慢阻肺社区筛查与管理、感染性疾病(结核、艾滋病)双向转诊、职业病体检技术支持、胸外科/泌尿外科技术协同等领域进一步合作。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将重点支持白云区人民医院在慢阻肺、结核病规范诊疗、肝病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双方还就医保支付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基层医保痛点等进行了交流。袁华院长诚邀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领导参加9月18日在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举办的DRG付费条件下的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区域医院管理交流会。

会后,双方对口科室负责人一对一深入业务交流,互留联系方式,并将跟进实地考察与科室共建可能性,联系机制的建立,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海总结表示,未来双方将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充分发挥市级专科医院优势,持续深化技术管理、科研创新与双向转诊机制。

袁华表示,白云区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转化为百姓可及、可见的健康保障。

此次交流不仅是两家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更是贵阳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网络的关键一步。随着区域医防融合逐步由“单点突破”迈向“体系构建”,医疗资源将加速流动与共享——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三甲专科医院水平的救治能力,正是此次座谈背后的深远使命。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