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正式落户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
9月11日,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启用仪式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举行。该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又一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开启了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服务的新篇章。

贵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付涛,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邬卫东,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文勇,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查艳,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长福,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饶祖跃,贵州省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毕艳鹏,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杜敏,贵阳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春华,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王建军,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陶婉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马武开以及来自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贵州省相关医疗单位、学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仪式由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毕莲主持。

马武开在致辞中表示,“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的启用,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乃至贵阳市患者提供“即方即配”的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用药便利性。这不仅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一次飞跃,更是贵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他希望,临方制剂加工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与新产品的研发,加快推进名老中医经验方的转化,将中心打造成为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服务人民健康、推动贵州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付涛宣布“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正式启用。
毕莲主持仪式并表示,该中心的启用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便捷化中医药服务需求,提升中药临方加工制剂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服务向精准化、现代化迈进。
当天还举行了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工作推进会和交流座谈会。各参会单位围绕中心建设与发展,重点就当前临方加工实践中存在的痛点与合作诉求、核心合作模式、标准化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共促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事业蓬勃发展。
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正式落户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该院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顺应人民群众对个性化、便捷化中医药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深耕岐黄,守正创新,不断挖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努力将中心打造成为安全、高效、便民的“样板平台”,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据介绍,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是贵阳市唯一一家经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验收的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并经贵阳市人民政府同意加挂“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牌子。
中心坐落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占地八百余平方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打造D级洁净生产车间。内部设有艾条、散剂、胶囊剂、丸剂、膏方等多个生产单元,可生产散剂、胶囊、丸剂、膏方、酊剂等十余种剂型。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从粉碎、提取、干燥到成型、包装,如粉碎机、胶囊填充机、水丸机、净化烘箱、真空干燥箱等,实现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能有效满足中药临方制剂的生产,确保每一剂为患者量身定制的药品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真正让名医好方转化为方便患者使用的优质制剂。
(供稿: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