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来自医院的驻村干部,让孩子这么快就得到治疗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
“医术精湛护民康,仁心助力振乡村,—— 感谢张网林主任、杨锐主任和儿童骨科全体医护人员。”近日,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一名患儿的妈妈手持锦旗来到儿童骨科病房,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孩子膝盖有个“包”
“刘书记,你能来家里看看孩子的膝盖吗?上面有好大一个包,这个包还会动。”
不久前,贵州省人民医院派驻威宁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彬接到村民高阿姨打来电话。
原来,高阿姨发现6岁的孙女霖霖左腿的膝盖有个明显的包包,孩子走动和弯曲膝盖的时候,这个包还会活动凹陷,这让她非常担心,想着村里的驻村书记就是大医院来的,她赶紧打电话求助。

霖霖左膝盖上有个“包”
经查看,小霖霖的左腿膝盖的确有一个包包,随着孩子膝盖的弯曲,这个包包会向外面滑动,出现很大的凹陷,但孩子暂时没有疼痛感,跑跳也自如。为了消除担心,刘彬将孩子的情况告诉同在当地驻村的第一书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杨景钊。二人商量,还是请医院的儿童骨科的专家看看孩子的情况,避免耽误治疗。
为孩子重建膝关节稳定性
收到孩子的病情信息,儿童骨科的张网林主任医师判断:霖霖的髌骨存在脱位问题,虽然还没有影响当前的活动功能,但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受力平衡已存在异常,长期下去可能导致髌骨软骨磨损、膝关节发育不均衡等问题,甚至可能在孩子活动时因意外出现急性脱位,需要尽快为孩子进行手术,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
张网林主任立即为霖霖安排了住院,并与科室的杨锐副主任医师及团队商量手术方案。经团队评估,霖霖的手术需要实施多项复杂操作,包括包左侧髌骨脱位切开复位、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髌韧带成形、股四头肌成形及大收肌肌腱转位等,技术难度较高,于是决定由上海派驻专家张网林主任医师与儿童骨科杨锐副主任医师联合为霖霖实施手术。术中实现了髌骨的理想复位,通过膝关节屈伸的压力测试,髌骨能够在正常的轨迹下顺利活动。

儿童骨科团队为霖霖实施手术
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实施,术后,霖霖恢复良好,在石膏固定下进入康复阶段。
守护百姓健康 助力乡村振兴
得知孩子的手术十分顺利,霖霖的妈妈既开心又担忧,手术费用已花费一万多元,后期还要康复,家中又还有老人要照顾。了解霖霖妈妈的情况后,驻村书记杨景钊联系医院社会工作部,询问是否可以协助申请相关的救助基金。
经评估,霖霖的病情和家庭条件符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资助项目的要求,杨景钊连夜整理孩子的病历,帮助填写申请材料。
三天后,好消息传来:资助申请批下来了!霖霖妈妈抱着孩子哽咽着说:“感谢大家的帮助,大家都是实实在在帮助老百姓的暖心人!”

骨关节健康是孩子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健康保障。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是贵州地区相对常见的先天性骨关节发育畸形,早期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孩子的活动能力,避免远期畸形加重而导致的肢体残疾。本次手术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大家的密切配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骨科传承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的优秀技术经验,经过诸位沪黔专家的共同努力,科室在省内小儿复杂关节畸形诊疗方面已达到了新高度。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经济的振兴,更离不开对群众健康的守护。本次派驻威宁县的两位驻村书记都是来自省内的龙头医院,他们将解决乡村群众的健康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真正做到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把国家级的医疗带到了贵阳,驻村书记更把这份爱和关怀送到了县里、乡里和村里。未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将继续依托沪黔合作优势,将顶尖技术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的乡村儿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为贵州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本报通讯员 欧阳孝艳 杨景钊)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