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居然患甲减?新手妈妈们,这些育儿经一定要知晓,越早越好!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05 浏览次数:
近日,家住贵阳的卢女士非常着急,她刚刚出生的宝宝出现不想吃奶、3~4天不解大便的症状,情急之中抱着宝宝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儿科,结果一检查,宝宝居然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宝宝这么小,怎么会患甲减?有没有办法治疗?”焦急万分的卢女士的疑虑也是大多数新手妈妈们所担心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儿科陈湘燕副主任介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造成严重影响。
引起先天性甲减的原因:
1.甲状腺缺失、异位或发育不良。
2.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遗传因素导致激素合成障碍。
3.母体因素:孕期母体摄入抗甲状腺药物或碘缺乏。
4.下丘脑或垂体功能障碍:如垂体发育不良。
先天性甲减临床表现主要有:
1.新生儿期(症状隐匿):黄疸延迟消退、嗜睡、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便秘、哭声嘶哑。
2.婴儿期及以后:特殊面容(鼻梁低平、眼眶宽、唇厚舌大)、皮肤干燥、臃肿,生长迟缓、智力低下、骨骼发育延迟(如囟门闭合晚)。
陈湘燕表示,为防止新生儿先天性甲减,建议早期做一些筛查:
1.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后48小时~7天内采集足跟血完善新生儿筛查)。
2.完善甲状腺功能三项或五项检查。
3.甲状腺超声或核素扫描,明确甲状腺的位置、结构及发育情况。
一旦确诊宝宝患有先天性甲减, 越早治疗越好(出生后2周开始)。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是甲状腺激素促进大脑发育的黄金期,错过则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及时治疗可使患儿的智力以及体格发育接近正常,延误则会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般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水平,适时调整药物的用量。宝宝需要终身服药(部分暂时性甲减可停药,需动态评估)。
陈湘燕提醒家长,在服用药物期间尤其要注意观察宝宝,如出现心律失常、心悸、乏力、多汗、体重下降等要及时就医;治疗先天性甲减的药物与奶、豆类食物间隔要4小时,建议早餐食谱要改变,不要再食用牛奶、豆浆或其他豆制品,可改在中餐或晚餐食用。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用药。
陈湘燕强调,甲状腺疾病人群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都要快快乐乐,甲状腺功能才能更佳。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