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肝脏手术“禁区”! 浙毕医院微创技术再立新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9-05 浏览次数:
继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腹腔镜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高精尖技术顺利开展以来,近期,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又成功完成了一例极具挑战性的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全尾状叶切除+右半肝切除术。该例手术尚属毕节市首例。
肝尾状叶位于肝脏的核心地带,按Couinaud分段法定义为Ⅰ段,分为Spiegel叶、腔静脉旁部及尾状突三部分。它位于肝脏右叶和左叶之间,形态不规则,血供和胆管系统相对独立,位于肝后部、肝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前方,门静脉上后方,与肝门结构紧紧相邻。因肝尾状叶被三个肝门结构和下腔静脉环绕,形成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解剖极其复杂,曾认为是肝脏的手术“禁区”,被誉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天花板”。

8月10日,70岁高龄的王某因“突发右上腹痛4天”来浙毕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检查发现病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胆管炎。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肝胆胰外科给王某的肝脏做了三维重建。
浙毕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手术策略,并通过术中分子荧光导航技术辅助,经过6小时多的鏖战,成功完成了腹腔镜全尾状叶切除和右半肝切除术。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8天顺利康复出院,无胆漏、出血、肝衰竭等并发症。
肝尾状叶因其复杂而又特殊的解剖特点,即使是开腹手术难度也极大,加上微创环境下操作空间受限,腹腔镜下全尾叶切除则要求更高。术后胆漏、腹腔出血和肝衰竭等风险也较一般肝切除术的概率要高。
由于肝内胆管结石会导致肝脏与周围管道的严重黏连,肝脏萎缩-肥大综合征致正常解剖位置改变。所以腹腔镜下处理下腔静脉的粘连,离断肝短静脉并保护肝中静脉、肝门部等结构比一般肝脏肿瘤处理起来更加困难。需要术者团队肝脏解剖精细、丰富的微创肝脏手术经验和操作技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浙毕医院肝胆胰外科已熟练掌握腹腔镜肝切除术技巧,加上三维可视化、术中B超及分子荧光导航等辅助技术的保驾护航,腹腔镜肝切除术已无“禁区”。浙毕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成功开展腹腔镜全尾状叶切除,是肝脏微创诊疗技术更进一步提升的体现。
(本报通讯员 成剑 李继维)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