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青少年也会患有精神分裂症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

 在大众认知里,精神分裂症似乎是成年人的 “专利”,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儿童青少年也可能遭受这种疾病的侵袭,且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精神分裂症带来的影响往往更为严重。 

据国外报道,15 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0.14%- 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 - 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精神分裂症通常在10岁以后起病显著增多,12-15 岁为发病高峰期。10岁以前起病者较少,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随着社会发展,儿童青少年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该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特殊性,往往更难察觉。感觉、知觉障碍方面,主要表现为幻觉,以视、听幻觉为主。年龄小的患儿多出现视幻觉,色彩鲜明,内容常带恐怖色彩,如看到鬼怪、昆虫等,而且年龄小的孩子所具有的幻觉也具有幻想的成分,常常与其观看的卡通片或者童书内容有一定联系,在生活中常常被误认为孩子富有想象力而被忽略。年龄稍大的患儿则以听幻觉多见,多为命令性、评论性的声音,且常是家庭成员或电影、动画片人物的声音。 

思维和语言障碍也较为突出。患儿常重复简单言语,说话含糊不清或自言自语,言语难以理解,还可能出现模仿语言。妄想内容多与日常生活接触的事物有关,如外星人、鬼怪等,12岁以后可能出现较复杂妄想。 

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和自发性情绪波动,对亲人不亲,孤僻冷漠,无故紧张恐惧、激动、发怒。年龄较大患儿情感反应不协调更明显。 

意志行为障碍方面,患儿会有怪异行为,如刻板运动、模仿行为,违拗性强,常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重症者可长期卧床、不语不动,呈亚木僵状态。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青少年患上精神分裂症呢?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若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孩子患病风险会增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等神经生物学因素也可能引发疾病。长期处于压力大、受虐待、父母离异等不良心理社会环境,同样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当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时,家长务必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精神心理专科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需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不容忽视,希望家长和社会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若发现异常,应当带孩子及时就医,尽早干预,帮助孩子能够尽快控制症状,促进其健康成长,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 

作者:李达 

单位: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