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早识症状早安心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
肠粘连是指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或肠管与腹腔内其他器官之间,因炎症、损伤等原因形成异常粘连,导致肠道蠕动受限的情况,很多人可能在腹部手术后或经历过腹腔炎症后出现这种问题,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有患者会因粘连影响肠道功能,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根据《中国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防治专家共识(2021版)》,肠粘连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既往病史(如腹部手术史、腹腔感染史)、临床症状(如阵发性腹痛、排气排便不畅)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腹部X线),其中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粘连可能引发的肠道形态改变,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想要了解肠粘连,首先要知道它的常见诱因,其中腹部手术是最主要的原因,手术过程中肠管暴露、手术操作对腹膜和肠管的轻微损伤,以及术后局部炎症反应,都可能促使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形成粘连;此外,腹腔内的炎症如化脓性阑尾炎、盆腔炎等,炎症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后也可能导致肠管粘连;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现肠粘连,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肠粘连的症状差异较大,轻度粘连可能不会让患者有明显感觉,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较严重的粘连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内容物通过,导致患者出现阵发性腹痛,疼痛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会随肠道蠕动变化,有时还会伴有腹胀,尤其是在进食后,食物刺激肠道蠕动,可能使腹胀、腹痛症状加重;如果粘连导致肠道狭窄或梗阻,还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情况,这种时候需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在应对肠粘连方面,无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注意生活和饮食管理即可,比如保持饮食规律,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软米饭、蒸蛋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走等,温和的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粘连加重的风险,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变化,防止肠道受到过度牵拉。
如果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轻度症状可能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道梗阻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松解粘连,但手术本身也存在再次形成粘连的风险,因此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肠粘连虽然常见,但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及时关注身体信号并在需要时规范就医,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能得到保障,无需过度焦虑,科学应对就能更好地维护肠道健康。
作者:陈万伟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