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锦屏,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佛山医生邓剑君的帮扶答卷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22 浏览次数:
清晨,锦屏县人民医院的走廊里,邓剑君的脚步比往常更快了些。白大褂带起的微风,拂过墙边那盆他初来时建议添置的绿萝,绿意盎然。再过几天,这位操劳了一年的佛山医生就要结束帮扶,踏上归途。然而,归期越近,他的步履却越发匆忙,仿佛要把最后一点光和热,都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2024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南庄医院的骨科主治医师邓剑君,跨越千里,来到贵州省锦屏县,挂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从踏上锦屏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把自己当“过客”。“锦屏需要什么,我就尽力做什么。”这是他最朴素的想法。门诊、查房、手术、会诊……他迅速沉入一线,忙碌的身影遍布医院。他深知,真正的帮扶,是“授人以渔”,是为锦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理念先行:筑牢生命防线
锦屏地处山区,创伤患者多,救治能力亟待提升。邓剑君敏锐地抓住关键——建设规范的创伤中心。他深知,流程就是生命线。于是,他系统梳理,从《创伤中心工作标准化流程》到《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一场场培训在他手中落地生根。他不仅培训院内医生,更将急救知识送进社区、工厂、校园,甚至下沉到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一年间,他主持或指导了30余例严重创伤患者的MDT会诊与急救,抢救成功率高达98%以上。这背后,是无数个争分夺秒的日夜,是团队协作能力的显著提升,更是为当地百姓的生命通道筑起了一道更坚固的防线。
技术扎根:播撒微创火种
作为骨科专家,邓剑君深知微创技术是未来趋势,也是提升当地手术水平的关键。他倾囊相授,手把手地重点培训“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肱骨髓内钉内固定术”、“肌腱微创缝合”等技术。他鼓励当地医生亲手操作,亲眼见证微创带来的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一年来,他参与指导了35台四肢骨折手术,协助完成了4台髋关节置换术。每一步操作,他都耐心讲解;每一个细节,他都严格把控。他留下的不仅是规范的手术流程,更是一种严谨细致的医者风范。
管理筑基:规范铸就安全
邓剑君明白,技术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管理。他深入科室,从医疗质量、院感防控,到病历书写、交接班制度,逐一梳理薄弱环节。他协助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优化了术前血糖管理规范,完善了病历书写要求。他甚至在科室推行患者满意度问卷,倾听患者心声,优化服务细节。“管理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一切,都是为了患者的安全和满意。”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延伸关爱:温暖洒向四方
他的帮扶,不止于骨科。康复医学科搬迁新址,他积极参与规划,让布局更合理、流程更顺畅。他积极推动“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帮助骨折患者更快下地行走,减轻痛苦,缩短疗程,赢得了患者由衷的感谢。他示范“关节穿刺术”,讲解“四肢关节痛症”诊疗,全方位提升科室能力;开展教学查房20余次,用专业和耐心温暖着每一位病人。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他的足迹,更延伸到医院之外。8次义诊,把医疗服务送到偏远乡村;深入锦屏县三中和县职业中学,为2000多名师生开展急救培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守护生命的种子。一年间,他通过医院便民门诊免挂号费接诊患者200余人次,开展各类创伤应急和急救操作培训10余次,覆盖县乡人员1000余人次。他悉心传帮带的3名徒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成为科室骨干。
真情永驻:离别亦是起点
一年的时光飞逝。当看到当地医生能独立完成他带来的新技术,看到创伤中心运转日益顺畅,看到患者康复速度加快、笑容增多,看到科室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邓剑君的内心是欣慰而充实的。他用一颗真心、一身技术,践行了东西部协作的深情厚谊,诠释了一名帮扶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与锦屏的医护人员,与这片青山绿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八月底,邓剑君将踏上归程。但他留下的,远不止是那些规范化的流程、娴熟的手术技巧和优化的管理制度。他留下的,是对医疗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授人以渔”的赤诚情怀,是佛山与锦屏之间跨越山海的深情纽带。这份情谊,如同他倾注的心血,已深深融入锦屏县人民医院的脉络,将持续惠及这里的百姓。正如一位同事的感慨:“邓院回去了,但他把技术和管理的心血,永远留在了这里。”
这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是他留给锦屏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他帮扶答卷上最动人的篇章。锦屏的青山绿水间,将长久回响着这位佛山“骨科邓医生”带来的光明与温暖。
(来源:锦屏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