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〡张泽鹏:十五年医路,只为乡亲那份信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21 浏览次数:
我是张泽鹏,在锦屏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干了十五年了。从大学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现在,这一路走来,心头故事不少,想跟大家唠唠。
当年学医五年回咱锦屏,最高兴的就是能用所学报效家乡父老。第一回当主刀做阑尾手术,手心里全是汗,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和紧张,到今天还记得真真的。正是这份敬畏,成了我心头那根弦,提醒我无论啥时候都得仔仔细细。
开头几年,啥活都干:清创、穿刺,一点点学、一点点练。有前辈带着,在手术台上泡久了,大小手术做了快上千台,慢慢把各种复杂的手术,包括微创技术也都掌握了。但说实话,真正让我心头暖和的,不是技术多精,而是能用这技术实实在在地帮乡亲们减了痛、去了病。咱普外科天天碰到的都是急难重症,十几年见惯了生死,更懂人情冷暖。每一次把手术做好,看到病人平平安安出院,那股高兴劲儿,啥也比不了。
后来能力长了些,响应县里和卫健局的安排,还到下面乡镇帮扶。去年5月,我就去了启蒙镇中心医院参与医疗中心建设。到那儿,就一个想法:用好这身本事,帮老乡们看好病。
在手术台上,我和当地医生搭档,大手术小手术都一起上。事前大伙儿一起琢磨方案,术中稳稳当当地来,术后盯紧恢复情况。不为别的,就图病人早点好、少受罪,也给启蒙的医疗团队攒点真本事、好经验。
带徒弟的时候,我知道,“授人以渔”最要紧。因此,平时我一点都不藏私,查房、讨论病例、做手术示范,手把手地教那些年轻人。看他们遇到难题眉头拧着,我就耐心讲,就盼着他们早日能自己扛事儿。
下村义诊是直接扎到老乡堆里。跟着队伍去村里,给大伙量血压、测血糖,仔仔细细地问诊检查。发现慢性病的,千叮咛万嘱咐按时吃药、勤复查,也唠叨唠叨平时咋养生。
慢性病管护也花心思。高血压、糖尿病的乡亲,我都帮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时不时打电话问问、去家里瞧瞧,提醒调整生活习惯、用药情况,让慢性病稳当点,别加重。
为了孩子们,我还进学校讲健康课。把那些青少年容易得的病、咋预防、还有心理健康的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听得有滋有味,我也高兴,能让他们更懂得爱护自己,健康长大。
在启蒙镇中心卫生院这段帮扶的日子,累是累点,但看见乡亲们身体好了,基层医疗水平真提升了,心里那滋味儿,真叫一个欣慰和踏实!这些年的行医生涯教会我最朴素的一个理儿:医生,不仅要会治病,更要学会用心听。病人有啥难处、有啥担心,都要放在心上。耐心沟通、建立信任,这比啥“方子”都重要。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推着我一直往前走。
特别感谢医院这么多年给我成长的台子,感谢同事们像亲兄弟一样帮衬,更要感谢每一位愿意把健康托付给我的患者乡亲。未来日子还长,我张泽鹏,会继续用我这双手、这颗心,当好咱锦屏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锦屏县人民医院 吴水平)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