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王惠刚:扎根苗岭守初心,刀尖管理共护乡亲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

无影灯下,手术刀尖的冰凉,传递的却是生命的滚烫托付。“让乡亲们看病不出县”,一句朴素的承诺,是他未曾偏移的航标。面对结石病痛折磨,他带队外出“取经”,在苗岭点亮腹腔镜的“星火”。他说,患者术后舒展的笑容,就是守护家乡的意义。这份初心,澄澈如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丹寨的“健康守门人”,聆听他近三十年从医路上的心声,感受那无影灯下手术刀尖的温度,以及他用技术、责任与赤诚,在家乡土地上书写的动人篇章。

无影灯下的方寸之地,是我近三十年行医生涯中最熟悉的战场。掌中手术刀传递的不只是金属的冰凉,更是生命沉甸甸的托付。作为一名丹寨人,选择扎根家乡行医,就是用这把刀守护生我养我的土地。让乡亲们看病不出县——这朴素的信念,始终是我从医路上未曾偏移的航标。

目睹乡亲们深受结石病痛的折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阴影挥之不去,我内心焦灼。作为家乡的医生,责无旁贷。为打破技术壁垒,我带队赴贵阳“取经”。无数个挑灯钻研、反复模拟的日夜后,腹腔镜微创技术终于成功引入丹寨。当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我们独立完成,看到患者术后迅速康复、脸上重现舒展笑容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技术突破的巨大价值——它驱散了疼痛,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这正是我守护家乡最真切的意义。

腹腔镜的“星星之火”在丹寨迅速燎原。普外科团队以攀登者的姿态不断精进: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复杂肠胃外伤修补术……一项项微创技术难关被逐一攻克。硬是在苗岭深处,开创了微创外科的崭新天地。“品牌科室”的口碑在乡亲中传开,我深知,这背后是团队用无数汗水浇筑的信任丰碑,更是丹寨儿女回馈桑梓的赤诚之心。

从外科医生到肩负全院管理之责,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立院之本和对家乡父老健康的承诺。二甲复审的严谨筹备、大型医院巡查的规范提升、健康扶贫路上的坚实足迹……每一次重大考验,都让我更深刻认识到:管理者之责,不仅在手术刀尖解除病痛,更在构筑守护一县百姓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上。政协委员的身份,是沉甸甸的鞭策,推动我将临床一线最真切的声音,转化为推动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务实建言。

回望来路,手术室的无影灯照亮的不只是解剖的路径,更是医者初心的澄澈。刀锋所向,是病痛;心之所系,是故土苍生。未来,我将继续以这把柳叶刀为笔,以仁心为墨,在家乡丹寨这片热土上,书写守护父老乡亲健康的坚实承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有尊严、有温度的优质医疗服务。


让腹腔镜在苗岭山区深深扎根,

让微创手术惠及更多乡亲

——这不是终点,

而是守护家乡健康新征程的起点。

丹寨乡亲不出县就能治好病。

这朴素的愿望,

正是我磨砺近三十年手术刀锋芒所向,

是此生不渝的医者初心。

(来源:丹寨县人民医院 王惠刚)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