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仁心铸医魂 精技惠民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

“医道即仁道,仁心乃医魂。”2025年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呼唤新时代医者以德立身、以技救人。作为贵州省医疗领域的龙头医院之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师队伍以“德馨于行”践行社会责任,以“技精于勤”攀登医学高峰,在医疗、教学、科研、帮扶四大领域全面发力,打造“德技双馨”的医师队伍典范。

“十四五”期间,遵医附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稳居A 等次,省级公立医院年度综合考核连续三年获得第一等次,2023年更是荣获全省首批“五好医院”称号……这一项项耀眼的成绩,不仅是该院以“德技双馨”践行健康贵州使命的有力见证,更是其用实力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彰显了该院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定决心和医者担当。

医疗:技精于勤 守护生命

8月12日,遵医附院参赛团队在“贵州省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成果展示暨2025年医疗卫生应急大型综合演练”中表现突出,获1个项目第一名及3个项目第二名,以总积分第一获得“团队综合第一名”。这份亮眼成绩,既彰显了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更生动展现了遵医人深耕医术、勇担使命的深厚底蕴。

遵医附院医师队伍秉持“技精于勤”信念,提升技术、弥补短板、挑战高难病例、发挥引领作用。国家限制类技术(共12项)该院已开展7项,拥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构建优势学科矩阵,加速实现“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承诺。

贵州紧急医学救援队(遵义)


破局“罕见病无人区”。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患者求医无门的困境,遵医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教授携手14个学科,组建MDT团队,创新性地融合了内镜微创与核素治疗,实现了全省NET规范诊疗的历史性突破。该团队累计救治超千例患者,其参编的国家级《神经内分泌肿瘤整合诊治指南》,更将“贵州经验”推向全国。

破除“肺癌治疗困局”。针对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肺癌,该院胸外科主任宋永祥带领团队探索出“单孔胸腔镜手术 个性化辅助治疗”的优质路径,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创伤与痛苦,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恢复速度,术后2至3天即可出院的患者占比高达七八成,已成功救治了上百例局部晚期患者。

筑牢“儿童生命防线”。遵医附院儿科团队深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针对难治复发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十余类重症疾病,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系统化移植体系。作为省内开展儿童移植种类最齐全、救治年龄最小的医疗机构,该团队以精准技术为患儿“重启生命之门”,让无数家庭重燃希望。

重塑“功能与尊严”。该院烧伤整形外科团队聚焦淋巴水肿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患肢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在糖尿病足治疗中,依托多学科协作将传统一个月的治疗周期压缩至一周左右,凭借技术创新,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为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专家团队为患者手术


重构“耐药性癫痫多模态诊疗体系”,针对耐药性癫痫的“诊治不规范”痛点,该院神经内科徐祖才教授深耕二十年,创建了耐药性癫痫的多模态早期诊疗体系,研发疾病的全流程智能管理系统,让2200余名患者重获规范诊断和治疗以及全病程管理。新冠疫情期间,他组建团队,在省内率先攻克病毒感染后炎症因子风暴所致的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

众人协作,各科专注特长,协同构建矩阵,凝聚守护健康力量:包括全省唯一心脏移植资质、放射性药品许可、省内最全器官移植平台、西南领先消化道内镜技术、国内领跑穿支皮瓣技术等。遵医附院以一项项“首例”“唯一”“领先”构筑技术高原,突破生命禁区,托举生命希望。

教学:薪火相传  育才树人

作为遵义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遵医附院将医学传承使命深植于发展脉络,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担当,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融合中深耕。医师团队始终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深耕教学领域,精心构建起一个“临床与教学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步推进”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医疗筑牢人才根基。

遵医附院副院长王东红介绍,为推动特色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遵医附院精心打造了一支由2000余名医师组成的强大队伍,其中1200余人实现了“双证合一”(临床执业医师 教师资格证)。这支“双师型”队伍打破“临床与教学两张皮”壁垒,让学生在“临床即教学、教学促临床”互动中同步筑牢理论根基与实践能力。

医师带教


2022年至2024年,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本科生首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达87.73%;同年专业型硕士首次执考通过率攀升至98.46%,创历史新高,印证了“双师制”对教学质量的强效赋能。

在夯实临床教学根基的同时,遵医附院更聚焦国家医疗战略需求,创新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分级诊疗与强基层的政策导向,医院以全科医学为突破口,由全科医学院院长、全科医学科主任肖雪牵头,积极践行“早基层、早社区、早临床”的“三早教育”理念。她带领团队让学生求学初期就深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走村入户的诊疗实践,让学生们深切感知基层健康需求;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间,医者情怀得以深深根植。

专家查房


十五年深耕交出优异成绩单:累计培养2000余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实现100%履约、100%入编、100%落实待遇,锻造出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基层全科医生。相关成果不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院更当选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理事单位,成为全国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的典范。

此外,该院积极构建“内外联动”的教学提升新机制,致力于培育一支拥有国际视野与卓越教学能力的医学精英团队。一方面,与美国纽约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等国际名校搭建师资访学、学历提升通道,让医师团队在海外进修中带回先进教学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引育留用”四大工程厚植人才沃土,在聘柔性高层次人才28名,并培育出2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科研:创新驱动  引领未来

医疗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基。遵医附院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践行“科技兴院、质量强院”理念,将临床难题转化为科学命题,以前沿研究重塑诊疗范式,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交叉地带持续深耕,催生出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科研成果。

刘雪梅教授团队深耕的《离子通道在多器官上皮黏膜保护及黏膜损伤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获2023年度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黏膜损伤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了全新理论坐标系;

该院项目团队申报的《干细胞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及转化》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举实现我省以第一单位获该奖项的历史性跨越;

儿童血液肿瘤免疫科陈艳教授、杜作晨及黄佩博士团队,长期开展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其全球首次报道的罕见致病基因突变及发病机制,不仅填补了贵州省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更在多次重要学术大会上发出“遵医声音”,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该项目获得2025年度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人才托举项目100万元课题经费的支持……

医院开展学术交流


在“十四五”答卷上,遵医附院科研成效凸显:获得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室6个;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4项,其中一、二等奖等重要奖项8项;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0项,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9项,其中不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重大突破。同时,该院还承担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并获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31项。

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同时,遵医附院深知科研的终极价值在于服务临床、惠及患者。为此,该院跳出单纯理论突破的局限,推动科技创新向成果转化跨越,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让科研价值真正落地为民生福祉。

“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将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该院科技成果转化科负责人赵永超说,该院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专门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确保从项目筛选、价值评估直至商业洽谈、合同签订,每一步都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成功实现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重大项目与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双突破”,让创新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

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唯有不断突破自我,永葆前行之志,方能屹立时代潮头。面向未来,遵医附院将进一步激活医护团队的科研热情,让创新成为融入血脉的职业自觉。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联合攻关中共享成果、共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

帮扶:德馨于行  大爱无疆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蓝图中,医疗帮扶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一头连着优质医疗资源的高地,一头系着基层群众的“健康所盼”。

惠民义诊


医者仁心守初心,润泽黔地护康宁。遵医附院采取了多元化的帮扶措施,与全省范围内的87家县级公立医院以及150家乡镇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实现9个地级市医疗帮扶全覆盖,织密织牢健康网络防护网。

当前,遵医附院第四批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专家已接过帮扶重任,在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纳雍县人民医院、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持续耕耘,为山乡“健康梦”保驾护航。

组团帮扶,硕果盈枝。自2022年以来,遵医附院团队派驻的数十位专家,带着“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的使命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从专科技术的突破到管理机制的创新,从个人能力的提升到医疗人才的全面蜕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如今,“创伤/卒中/胸痛/孕产妇/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达标率均为100%,其中纳雍县人民医院已率先实现三级综合医院创建目标。

患者送锦旗


驻点帮扶,健康有“医”靠。为响应“万名医师下基层”行动,遵医附院选派业务骨干驻点思南县、德江县、石阡县、凤冈县、大方县等医院,通过专科共建、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为完善分级诊疗、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推动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注入了新动力,切实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目前,已助推德江县人民医院、思南县人民医院成功评审为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专科联盟,同质化共进。遵医附院以专科联盟为载体,整合院内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优势专科力量,通过专家团队远程网络指导、高难度手术示范带教、标准化诊疗规范共享、专科骨干联合培养,构建起“上级带教、技术下沉、能力共进”的精准帮扶网络,推动基层医院在特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使专科诊疗由“能开展”的基石稳步跃升至“高质量开展”的新高度,为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筑牢了专科根基。

征途未有穷期,奋斗永不止步。未来,全体遵医人将继续以高尚医德为根基,以精湛医术为支撑,以精进医术攻克疑难杂症,以薪火相传培育杏林新苗,以科研创新破解临床困局,以帮扶星火点亮万家安康,让每一份坚守化作护佑生命的铠甲,让每一次突破点燃希望的火种,在黔贵大地上书写新时代生命守护者的赤诚答卷,为健康贵州建设贡献遵医力量。

(来源:贵州日报)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