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四轮同驱促融合 医防协同护健康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

近年来,余庆县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紧扣“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工作要求,以体系、能力、服务、考核“四个同步”为抓手,破解医防分割难题,探索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医防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保障群众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体系同步织密网,筑牢医防融合“四梁八柱”

坚持“顶层设计+基层落地”双向发力,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协同体系。

创新多元协同机制。以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为技术核心、医共体牵头医院为服务枢纽、各医疗机构为网络节点,成立县医防融合工作指导中心,建立“1+1+X”医共体公共卫生新格局。县疾控中心与医共体牵头医院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向县卫健局报告公卫履职情况,实现医防决策“一盘棋”。

健全三级联动架构。在县疾控中心设县域慢病指导中心,县级医院分设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和中医药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基层慢病健康管理中心,村卫生室设慢病服务单元,构建“县疾控技术支撑+县级医院诊疗保障+基层机构随访管理”的三级防治体系,实现“筛、防、治、管、康”全流程管理。

推行精准派驻模式。在2家县级和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试点疾控监督员制度,选派12名专兼职监督员驻点监督,今年整改问题隐患46项,推动疾控监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

 能力同步强支撑,激活医防融合“动力引擎”

聚焦“硬件提标、软件提质”,全面提升医防服务能力。 

夯实硬件基础。县级慢病中心配置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等专业设备,基层中心标配便携式肺功能仪等设备,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CT全覆盖,慢病筛查诊断“一站式”完成。投入50余万元为村级配置设施设备和购买医疗责任险,解决村医“不想医、不能医、不敢医”问题。

建强人才队伍。实施“双培养”机制,32名医务人员完成临床与公卫轮岗;13名公共卫生科科长到县疾控中心轮岗学习;县级医院每年实现镇村医务人员慢病防治培训全覆盖,基层公卫人员年累计培训达56学时。

深化技术协作。县疾控中心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每年到医疗机构指导不少于30天,今年蹲点指导12次,解决难题28个;组建慢病专家团队深入村组筛查义诊60余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

服务同步优管理,打通医防融合“最后一米”

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延伸。

做实分级诊疗。建立畅通省、市、县、乡、村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成立县级转诊中心和镇级转诊办,开通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和医共体转诊微信群。2025年1—7月,县域医共体内转诊达1376人次,健康热线服务近200人次。

做细健康管理。推行家庭医生签约“1+3+1”模式,全面启动电子化家医签约服务,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8%、75%。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创新推行家庭健康联络员制度,选派199名医务人员担任联络员,采取“建立一个健康联络微信群、发放一张健康联络服务卡、开通一条就医绿色通道、培养一个健康明白人、开展一系列健康宣教、开具一张健康处方”六个一措施,从医保统筹管理金中按集镇村6元/人/年、非集镇村8元/人/年标准实施专项补助,强力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深走实。截止2025年7月,全县共划分199个健康网格,建立538个联络微信群,实现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双提升”,患者有序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做强村级服务。联合县医保局出台村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聚焦“队伍提质、功能达标、医疗安全、评价体系、稳定收入”五个目标,从医保统筹资金中对门诊用药、肌肉注射、门诊静脉输液、中医药适宜技术等诊疗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实施村级基本公卫与基本医疗联动考评,强化村医既要医又要防的工作职能。截至目前,村卫生室静脉给药资质全覆盖,全县80%的村卫生室可开展打针输液,药品配备均达100种以上,村卫生室诊疗服务11.64万人次,同比增长18.01%,群众就近就医难题有效缓解。

考核同步明导向,压实医防融合“责任链条”

建立“考核引领、结果导向、激励驱动”机制,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健全考核机制。针对“重医轻防”“重防轻医”问题,建立医防融合协同考核机制,将履职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年度绩效考核和院长年薪制考核,制定8类26项内部评价指标;乡镇卫生院每季度考核村卫生室,诊疗服务和家庭健康联络员服务权重分别占30%、10%,强化医疗与公卫协同导向。

强化结果应用。将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医保基金拨付与考核结果挂钩,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医保基金实行“预拨+结算”机制,医共体牵头医院年初按乡镇管理人数比例预拨补助经费,年终结合县疾控中心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精准结算,对县级慢病中心每年给予运行经费保障。

注重激励驱动。医共体牵头医院每月提取成员单位5%拨付资金用于医防融合,明确专科医生下沉、转诊经费标准,将激励资金与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直接挂钩,通过医保基金分配倾斜、公卫经费绩效调整等方式,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用活医保杠杆撬动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积极性,形成“干好有激励、干优有倾斜”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余庆县将持续优化体系、提升能力、创新服务、强化考核,推动医防融合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健康余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余庆县卫生健康局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