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人民医院:深化医防融合,织密县域健康防护网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

在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健康贵州行动的征程中,丹寨县人民医院始终将“医防融合”作为提升县域健康服务水平的核心战略。2025年上半年,医院紧密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机制创新、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持续深化医疗与预防保健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筑牢基层健康防线贡献了“丹寨力量”。

一、机制创新,构建融合新格局

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医防融合深度融入“党建+优质服务”模式,推动健康管理理念贯穿诊疗全程。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院作为龙头,高效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人员、业务、管理的“一盘棋”。成立“一办八中心”,强化统筹协调,定期开展基层指导与培训。尤为亮眼的是,医院创新构建了 “7+108”健康帮扶体系:由7名院领导包干7个乡镇(街道),统筹115名涵盖多学科的专家,组建7支县、乡、村三级医疗团队,深入全县108个村寨,将优质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关口前移,筑牢健康“防火墙”

一是家庭医生签约做“实”。 以医共体为强大支撑,医院着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半年,共签约居民6.3万人,签约率达到45.95%,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8%。签约团队提供包含基本医疗、健康评估、慢病随访、转诊预约、健康指导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包。二是慢病管理抓“精”。 针对县域内高发的慢性病,医院推动健康管理深度前移。县级专家团队下沉基层,上半年已为1300余名慢性病患者优化了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利用医共体信息平台,努力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慢病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健康筛查与宣教扩“面”。医院积极组织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团队,深入乡镇、社区、敬老院、村委会,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培训和爱心义诊活动。结合地方民族特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各类活动(如赶集日、民族节日),将健康筛查和科普宣教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疾病早期发现能力。

三、上下联动,畅通健康服务链

医院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一方面,通过派驻专家下沉、手术示教、坐诊带教等方式,显著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如兴仁镇、排调镇中心卫生院已能独立开展多种外科手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县级服务。另一方面,畅通转诊通道,上半年实现上转患者282例,下转患者194例,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康复期和稳定期患者顺利回归基层管理,形成了有效的健康服务闭环。

四、资源下沉,赋能基层强网底

人才和技术是医防融合的关键。医院实施“四个一批”引才计划和“引、育、用、留”人才战略,自身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上半年派驻18名医疗骨干下沉基层,通过“传帮带”切实提升乡镇医务人员能力;接收分院6名业务骨干来院进修;组织覆盖中医、急救等多领域的基层培训。在省级对口帮扶专家(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引进了新技术、新项目,也通过专家下沉开展义诊、培训,进一步将优质医疗和健康管理资源辐射至基层。

丹寨县人民医院深耕医防融合的实践,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展望未来,丹寨县人民医院表示,将继续深化医防融合内涵,持续优化“7+108”等特色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化支撑,拓展健康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的可及性、连续性和同质性,努力为丹寨县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为健康贵州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基层篇章。

(来源:丹寨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