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遵协作,科技赋能——遵义120全面升级!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13 浏览次数:

时间就是生命,在紧急救援的每一刻,迅速而准确地行动至关重要,遵义120一直在创造更快、更准的记录。2025年7月起,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全面升级了。在珠遵协作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精准定位”功能全面升级,为院前医疗急救装上了“千里眼”和“导航仪”,还增加了多种报警方式,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此次升级更是对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不断“进化”的遵义120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120”只是拨打电话那么简单。然而在这看似简单三个数字背后,是遵义市急救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的结果。

1995年,遵义市开通“120”急救呼叫号码,由市县两级调度、分级负责。

2020年,遵义市级财政投入400万元,启动建设全市医疗紧急救援集中调度平台,并将其纳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2021年6月,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集中调度平台建成投用,率先在全省开创了市、县、乡三级统一指挥调度的先河。实现了全市15个县(市、区)253个乡镇全覆盖。

今年7月起,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又全面升级了。

在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大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284家医疗机构485辆救护车的实时状态。大厅座席上,调度员们迅速接起每一通求救电话,并同步在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中熟练地进行操作。“升级的地方很多,特别是融合了“手机高精度定位”“短信定位链接”“‘遵义120’公众号地理信息共享”这三大核心定位技术,它们让求助者的定位更准确、精准了。”他们为记者指出了系统升级后的不同之处。

它们是“千里眼”和“导航仪”

“如今,无论患者身处何地,只需拨打120,调度系统即可借助三大定位技术迅速锁定其位置,并为救护车规划最佳行驶路线,显著缩短了救护车到达时间。”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科信息工作人员刘雪峰介绍道,“手机高精度定位”主要适用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在手机定位权限开启且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报警者位置,这是最为便捷的方式。若手机信号较弱或手机功能不支持定位,则可采取‘短信定位链接’方式,将定位链接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报警者。报警者点击链接后,会进入一个网页,无需下载APP或安装其他软件,即可上传实时位置,并能修正位置的精准度,信息将上传至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此外,患者可在“遵义120”公众号中提前录入个人健康档案,遇紧急情况时,通过公众号的一键呼救功能进行呼救,系统将显示其准确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

新升级带来的是大改变。过去,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采取的是基站定位,误差往往在几百米,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几公里。现在手机高精度定位之后,精准度可以达到10米以内。同时,调度员接警时间变短,以前经常需要用1至3分钟询问患者地址,录入地址信息,现在地址自动上传,调度员基本在30秒以内就能完成。快速完成调度,也让救护车响应时间显著缩短,大幅提升了急救效率。

特殊人群也能自行报警

除了定位技术的升级,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让求助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针对特殊人群增加了报警方式,不方便拨打120电话时,也能有适合自己的报警方式。

刘雪峰拿起手机打开“遵义120”公众号,为记者展示了新增的报警渠道。点击进入公众号的急救便民服务,就显示有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等。

“针对听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可以用听障人士呼救以及一键呼救报警。”刘雪峰说,大家也可以通过视频呼救的方式报警。这一报警渠道,在报警的同时,还能为呼救者提供实时的视频指导,在救护车到达前的黄金抢救时间,科学地为患者进行急救,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简单、便捷、多样化的报警渠道,让听障人士、语言障碍者等特殊群体也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获得救援。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体现了遵义市急救体系的人性化关怀,也彰显了其在科技赋能急救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遵义120“进化”升级之路仍在继续

据了解,本次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升级,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7月完成验收。

“本次系统升级,得益于珠遵协作项目支持,项目总投入249万元。”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张中权表示,这次升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急救流程的一次全面优化。系统升级改造是结合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为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各急救网络医院量身打造的各项业务功能板块。主要在多渠道报警、高精度定位、机器人智能追踪派单、全过程智能监测、急救质量考核管理等功能进行全面升级和完善,形成业务数据赋能、实现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全流程闭环管理,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和处置。

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将持续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筑牢急救根基,以科技赋能急救高质量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质量的急救服务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供稿: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俞晖 昝煜煜 见习生 李沛凝  实习生 刘雨来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