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合并多病老年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
近日,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完成了一例普通而又特殊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说它普通,是因为这种手术是骨外科的常规手术;说它特殊,是因为患者张大爷(化名)身患多种基础疾病,身体条件复杂,手术风险远超常规情况。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攻坚下,这场充满挑战的治疗顺利完成。
7月初,张大爷因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被紧急送入省二医急诊,收入骨科进一步治疗。对于此类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常是最佳手术方案,但进一步的检查却让情况变得“棘手”。
检查检验结果显示,张大爷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严重呼吸衰竭”的同时,合并有“下肢血栓与肺部血栓”“心功能不全(心脏射血分数仅43%),泵血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疾病,让张大爷的日常活动都变得极为艰难,就连平常刷牙这样的小事,都会让他喘得厉害。更关键的是,张大爷还是一名HIV感染者。
管床医生徐道情介绍说:“从骨折治疗原则来说,本应尽早手术以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行动能力。但目前患者存在多重基础病叠加特殊感染,会让手术风险陡增,此时贸然手术可能引发心肺功能衰竭、血栓脱落等致命并发症,显然不符合手术标准。”
面对复杂情况,省二医骨科团队第一时间与家属反复沟通,详细说明推迟手术的必要性。同时,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邀请心血管内科(介入)、呼吸科、麻醉科、院感科等多学科进行缜密会诊与协作,针对性制定方案——心内科优化用药提升心功能,呼吸科改善肺通气纠正呼衰,介入提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麻醉科全程评估术中风险。
经过1个多星期的调理,张大爷的各项内科指标,满足了手术要求。
手术当天,在省二医院感科的指导以及麻醉科等科室的协助配合下,骨科主任郭礼跃带领杨天文、徐道情、何龙等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骨科护理团队延续着无差别的细致照护,从伤口换药到康复指导,每一项操作都一丝不苟。目前,张大爷已康复出院。
主治医生杨天文表示,张大爷的案例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面对合并多重基础病的复杂病例,单一科室的力量往往有限,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能快速利用多学科优势,从术前评估、方案制定到术中配合、术后照护,形成“环环相扣”的诊疗闭环,为患者筑牢安全防线。
杨天文提醒大家,老年人骨质疏松高发,摔倒后易致髋部骨折。而髋部骨折素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之称,建议“老年人日常注意科学补钙、适度运动,家中做好防滑措施,一旦受伤,务必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建议为1000-1200mg,可通过牛奶、豆制品等食物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跌倒防护:家中浴室加装扶手、铺设防滑垫,客厅避免电线杂乱,夜间保持适度照明;老人行动时尽量缓慢,穿防滑鞋,避免独自搬运重物。
髋部骨折应急:若老人摔倒后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切勿自行起身或搬动,应立即拨打120,保持平卧等待救援,避免二次损伤。
术后康复:髋部骨折术后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床上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站立、行走,同时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来源: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