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治肝癌---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贵医附院贵安院区)实施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
近日,在贵医附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安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左石指导下,超声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山一院派驻专家庄博文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庄博文介绍,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根治肿瘤、延长生存最有效的方法,但对那些年老体弱、肝硬化、肝功能储备差、肝癌复发等患者是不适合手术治疗的。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肝癌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以其疗效确定、创伤小、患者易耐受,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该患者37岁,因右肝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20月余,发现左肝肝癌复发2天入院,左肝肿块大小约2.7cm*1.6cm。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患者可选择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因患者此前刚行右肝癌切除术后不久,若再次行外科手术,会因腹腔粘连导致损伤大,并发症增多,术后恢复慢等情况发生。经多学科讨论以及与患者和家属沟通,选择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因患者肿瘤靠近胃部,消融前就行腹腔内注入人工腹水隔离肝脏和胃,于超声引导下成功建立人工腹水后,在超声实时引导和监视下将射频电极针精准地穿刺肿瘤部位,进行肿瘤射频消融术。
消融时间约10分钟,术后即刻在超声造影下评估消融效果,消融后原病灶区域未见造影剂灌注,消融成功。治疗的伤口仅针眼大小,患者恢复较好,术后6小时已恢复正常饮食,并下床活动。
据庄博文介绍,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在超声引导监视下,精确定位肿瘤的位置,将射频电极经皮肤、肝穿刺到肿瘤区域,通过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肝脏肿瘤RFA适用于多种肝脏肿瘤性疾病,对早期原发性肝癌,RFA是国内外各大指南首选推荐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转移性肝癌,特别是3cm以下的病灶,RFA的疗效等同于外科手术,但更加微创、术后并发症更少。
此外部分良性的肝脏肿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等,在符合治疗指征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用RFA进行治疗。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为众多肝脏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来源:中山一院贵州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