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误食药物、异物多发,儿科专家:家长要高度重视,避免引发悲剧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

暑假“神兽”纷纷回笼,最近贵阳不少医院接到儿童误食成人药物、误食异物的病例。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儿科就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成人利培酮片的3岁患儿,通过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持续监测,患儿转危为安。

据家长介绍,3岁的童童1天前误食了利培酮片,后出现呕吐、精神萎靡、双眼凝视、四肢抖动、少尿,家长未予处理,后症状持续加重,遂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儿科。后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治疗,所幸孩子并无大碍,病情稳定后出院。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儿童因误服药物而导致急诊和住院的现象频繁,每12天就有一名儿童因此死亡。误服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维生素、安眠药、抗精神病药、降压药、降糖药以及解热镇痛药等。“儿童误服药物危害巨大”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儿科副主任陈湘燕分析,儿童时期的药物中毒较常见,多见于1岁至4岁的儿童,而1岁最为高发,且男孩多于女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对新事物感兴趣,喜欢探索,还喜欢模仿,如吃药、倒水等动作,但是缺乏判断力,药物或毒物保管不严就会造成小儿误服而致中毒。大多数儿童出现身体不适后才被家长发现。

 

陈湘燕表示,孩子误食药物后家长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在家先行催吐,要让孩子多喝水,之后将孩子腹部顶于救护者的膝盖上,头部放低,救护者将手指或压舌板伸入喉咙口,轻压舌根,反复进行,直至孩子呕吐为止;如果孩子意识丧失、抽搐或误服石油类产品等不能进行催吐,要防止窒息。在送往医院急救时,一定携带好误服的药物、毒物或者药瓶及说明书,以便让医生及时准确了解情况,采取解毒救治措施。

如何预防孩子误食中毒?

陈湘燕副主任提醒,家长应该将药物放在固定的药箱中收纳并上锁,每次服完药后要把剩余的药品收好,将药箱放在孩子碰触不到的地方。将家中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有毒物品进行妥善管理,切勿将其装进饮料瓶内。儿童和成人药物应分开存放,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家长给孩子喂药时不要把药品称为糖果,以免给孩子留下错误印象,误将药品当糖果服用。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